[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4078.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阮金陆;陈亮;徐鹏霄;欧阳晓平;张忠兵;何世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43/08 | 分类号: | H01J43/08;H01J43/10;G01T1/2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2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道 增益 混合 光电倍增管 | ||
1.一种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3)和底座(6)构成的真空腔室、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5)、光阴极(1)、微通道板MCP(2)、金属聚焦极(4)和调节分压比的三个分压电阻:第一电阻(7)、第二电阻(8)和第三电阻(9);外壳(3)的前端设有入射窗,光阴极(1)覆于外壳入射窗内侧,光阴极(1)的下端设有微通道板MCP(2),微通道板MCP(2)的下端设有带有缺口的V型的金属聚焦极(4),缺口的下端设有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5),并置于底座(6)上;光阴极(1)与底座(6)之间施加电源,底座(6)为地,光阴极(1)为-HV;第一电阻(7)、第二电阻(8)和第三电阻(9)串联于-HV与地之间,且第二电阻(8)并联于微通道板MCP(2)的两端;探测器的信号和电压引线通过底座引出壳体之外;
所述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5)采用肖特基极二极管或PIN二极管结构,工作在反偏状态;探测器的入射面厚度控制在百纳米以下,灵敏层厚度控制在10μm~100μm之间,灵敏区直径在5mm-30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10-3Pa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石英玻璃制成,底座采用放气率低的陶瓷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禁带半导体探测器(5)采用CVD、CZT、GaO或Si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MCP(2)采用BeO、MgO、Cs3Sb或负电子亲和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子亲和材料为GaP(Cs)、GaP(ZnO)。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通道板的高增益混合型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阴极采用双碱、多碱或砷化镓光敏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0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