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板式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4126.9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连晓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5/20 | 分类号: | B65G65/20;B65G65/04;B65G6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方华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装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板式装载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设有装载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左侧设有调节板,所述填装机构与装载机相连。该刮板式装载机,通过偏心轮、插销和曲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曲板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改变曲板左端的高度,保证曲板的左端可以与地面贴合,进而便于伸缩臂进行物料的推送,实现了对传送带的高度进行改变,在针对不同高度的工程车装载时可以进行随时调节,避免由于工程车高度较低而导致大量的物料对工程车产生冲击的问题,防止由于物料的冲击导致工程车的损坏,所以该刮板式装载机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刮板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其中刮板式的装载机,具有持续作业的特点,一般应用于指定位置的装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刮板式装载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前端的物料引导部分,角度和高度无法调节,因此在装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并且针对不同高度的工程车装载时,不能改变高度,当工程车高度较低时,大量的物料会对工程车产生大量的冲击,容易导致工程车的损坏,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板式装载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刮板式装载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前端的物料引导部分,角度和高度无法调节,因此在装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并且针对不同高度的工程车装载时,不能改变高度,当工程车高度较低时,大量的物料会对工程车产生大量的冲击,容易导致工程车的损坏,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刮板式装载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设有装载机,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左侧设有调节板,所述钢板的顶部设有填装机构,所述填装机构与装载机相连,所述钢板的顶部右侧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底部通过支撑装置与底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装载机包括驾驶室和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右端与驾驶室相连,所述驾驶室的底部与底板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包括第一支架、偏心轮和曲板,所述曲板的右端通过第二销轴与钢板的顶部左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左侧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轴承与偏心轮转动相连,所述偏心轮的顶部与曲板的底部相抵紧,所述偏心轮的正面开设有六个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正面间隙配合有插销,所述插销与凹槽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填装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轴承和粗杆,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与钢板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轴承与粗杆转动相连,所述粗杆的外壁固接有六个弧形板。
优选的,六个所述弧形板在粗杆的外壁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双头螺柱、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中心固接有把手,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上下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两个所述螺纹筒的末端均固接有第五支架,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五支架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三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与传送带的底部固接在一起,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五支架的底部通过第四销轴与第四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四支架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刮板式装载机,通过偏心轮、插销和曲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曲板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改变曲板左端的高度,保证曲板的左端可以与地面贴合,进而便于伸缩臂进行物料的推送,通过双头螺柱和两个螺纹筒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传送带的高度进行改变,在针对不同高度的工程车装载时可以进行随时调节,避免由于工程车高度较低而导致大量的物料对工程车产生冲击的问题,防止由于物料的冲击导致工程车的损坏,对工程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该刮板式装载机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厂区内散果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散颗粒收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