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4279.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凯;杨伟;王建行;王枭;罗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8/6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程序 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 测试方法及装置 动态链接库文件 服务器发送 可执行文件 安装包 应用程序分配 自动化测试 测试成本 测试设备 监测函数 性能测试 性能数据 应用标识 应用进程 应用性能 运行过程 加载 打包 携带 监测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应用程序,为待测应用程序分配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和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的重打包请求,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安装包并进行安装;在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进程中加载安装后的目标安装包中的可执行文件和动态链接库文件;利用加载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中的监测函数,监测可执行文件在运行过程的性能数据。可实现免越狱iOS系统的应用性能的自动化测试,依赖较少的测试设备,可降低测试成本,支持8.0以上的iOS系统的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款移动应用的正式发布之前,通常需要对该移动应用进行诸如CPU、 内存、流量、启动耗时、电量和电流等性能测试,以验证该移动应用是否符合 上线质量要求。由于iOS系统是采用沙盒安全保护策略的封闭系统,从而安装 在iOS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增加了对运行在iOS设备上 应用的性能测试的测试难度。
现有技术,对于iOS设备的应用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其一为先对iOS设备 进行越狱操作来获取iOS系统的底层权限,再对越狱后的设备上的应用进行应 用性能测试;其二为通过建立iOS设备和PC设备之间的数据线连接,再利用特 定的程序库来实现PC设备与iOS设备的通信,之后通过PC设备对iOS设备进 行应用性能测试。然而,这两种应用测试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不足:前者由于需 要对iOS设备进行越狱操作,测试操作复杂且带来设备安全问题,且不适用于 无法进行越狱操作的iOS设备。后者由于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保持PC和iOS设备 的一直处于数据线连接状态,测试过程麻烦且由于数据线连接可能会影响测试 数据,且仅支持iOS 10.0以上的系统版本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 一种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应用程序,为所述待测应用程序分配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所述 待测应用程序为iOS应用程序;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和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标 识的重打包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动态链接库文 件和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安装包进行重打包,得到所述待测应用程序对应的目 标安装包;所述动态链接库文件包括用于监测性能的监测函数;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安装包并进行安装;
运行安装后的所述待测应用程序,并在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进程中加 载安装后的所述目标安装包中的可执行文件和动态链接库文件;
利用加载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中的监测函数,监测所述可执行文件在运行过 程的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至少一项待测应用性能的性能统计信息和对 应的时间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和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的重打包 请求;所述待测应用程序为iOS应用程序;
将所述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动态链接库文件和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安装 包进行重打包,得到所述待测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安装包;所述动态链接库文 件包括用于监测性能的监测函数;
将所述目标安装包发生至所述终端,以使所述终端运行安装后的所述待测 应用程序,并在所述待测应用程序的应用进程中加载安装后的所述目标安装包 中的可执行文件和动态链接库文件;利用加载的动态链接库文件中的监测函数, 监测所述可执行文件在运行过程的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至少一项待测 应用性能的性能统计信息和对应的时间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测试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