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4513.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1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牛国栋;付金柱;孟保功;李竹;杨旭;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冷轧 带钢 控制 方法 | ||
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包括:设定刮油辊凸度与压力,两辊刮油器的刮油辊正弦凸度0.1~0.8mm,压力2~6bar,四辊刮油器的刮油辊正弦凸度0.1~0.4mm,压力2~6bar;分配各道次压下变形率,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第一道次压下变形率15~23%,对于铁素体不锈钢,第一道次压下变形率16~20%,第二道次压下变形率比第一道次大1~3%,其后道次压下变形率逐渐减小;优化首道次一中间预设值和AS‑U预设值,首道次AS‑U预设值中间较边部压下0.1~0.4mm;首道次一中间辊锥面和柱面圆弧过渡,锥长200~600mm,一中间预设值依据原料类型及厚度设定。该方法能显著降低悠卷事故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适用于在廿辊轧机轧制不锈钢冷轧带钢过程中预防悠卷产生。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冷轧过程中,特别是不锈钢在可逆式廿辊冷轧机轧制过程中,由于来料的同板差、轧制中轧辊辊缝形状、张力分配、板型自动控制(Automatic Flatness Control,AFC)、中心位置控制(Center Position Control,CPC)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悠卷。在实际生产中出现悠卷现象的钢卷占所有钢卷的约10%。“悠卷”是指相对于轧机中心线位置,钢卷处于一种左右不固定的漂移的状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跑偏。实际中表现为有时严重、有时较轻,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钢卷在观察者眼里(以钢卷侧面为一个平面进行观察,正常情况下钢卷侧面是平直面)表现为严重或轻微的情况,有“S”、“「”、“」”、“〕”、“〔”等特殊的不平直状态。
AFC板型自动控制是一种闭环控制系统,它的功能是:板型测量辊内的压力传感器对钢带板宽方向的张力分配进行测量,然后与目标值比较,通过偏差信号传递给板型执行机构一中间辊及AS-U凸度调整机构来调整板型,使其与目标板型一致。它的控制是基于钢带始终保持在中心线位置,一旦位置偏离中心,控制系统就会失真,影响实物板型,甚至发生断带事故。由于轧制中各种控制系统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所以还有可能影响到厚度自动控制(Automatic Gauge Control,AGC)。
生产中发生悠卷,不仅影响产品质量控制,而且断带事故也会造成设备损害,降低轧机运营效率。因此,提供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以避免在廿辊轧机轧制不锈钢冷轧带钢过程中产生悠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以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在廿辊轧机轧制不锈钢冷轧带钢过程中产生悠卷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不锈钢冷轧带钢悠卷控制方法包括:
(1)设定刮油辊凸度与压力:两辊刮油器的刮油辊采用正弦凸度0.1~0.8mm,压力设定为2~6bar,四辊刮油器的刮油辊采用正弦凸度0.1~0.4mm,压力设定为2~6bar;
(2)分配各道次压下变形率:对于轧制原料类型为奥氏体不锈钢的,第一道次压下变形率控制在15%~23%,第二道次压下变形率最大,控制为比第一道次大1~3%,其后道次压下变形率逐渐减小;对于轧制原料类型为铁素体不锈钢的,第一道次压下变形率控制在16%~20%,第二道次压下变形率最大,控制为比第一道次大1~3%,其后道次压下变形率逐渐减小;
(3)优化首道次一中间预设值和AS-U预设值:首道次AS-U预设值符合抛物线对称原则,中间较边部压下0.1~0.4mm;首道次一中间辊锥面和柱面采用圆弧过渡,锥长200mm~600mm,一中间预设值基于下表
依据原料类型及原料厚度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