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尤其内燃机的进气段中的、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4595.0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H-P.希尔谢尔;H.诺伊施万德;A.科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0;F02B29/04;F02M3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敬;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尤其 内燃机 进气段 中的 用于 接纳 处于 压力 流体 结构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内燃机的进气段中的、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具有两个壳体部分,这两个壳体部分通过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构造为复合拉杆并且具有至少两个间隔开的螺纹区段,所述螺纹区段中的每个螺纹区段被旋入到壳体部分中的各一个配对螺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尤其内燃机的进气段中的、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已知增压空气冷却器,其布置在内燃机的进气段中并且用于对经过压缩的进气进行冷却。增压空气冷却器经受在内燃机的连续运行的期间在布置在前面的进气段中所产生的周期性的压力波动。通常,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壳体的壳体壁相互支撑,以用于实现稳定并且防止压力波动在增压空气冷却器中导致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用简单的结构上的措施来如此构造尤其内燃机的进气段中的、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从而长期保证所述结构单元的气密性并且因此保证其功能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表明了适宜的改进方案。
按本发明的结构单元优选用在内燃机的外围设备中、尤其用在内燃机的进气段中,并且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尤其燃烧空气。结构单元例如是具有集成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管,该增压空气冷却器在进气段中布置在压缩机的下游。增压空气冷却器用于对由压缩机压缩的燃烧空气进行冷却并且布置在内燃机的气缸进口的前面。
作为用于接纳处于交变压力下的流体的结构单元,例如也考虑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同样能够被集成到内燃机的进气段中并且用于对所送来的燃烧空气进行过滤。
进气段中的燃烧空气经受压力波动,所述压力波动在内燃机连续运行的期间产生并且一直影响到进气段中。这些压力波动代表着所述结构单元的尤其壳体的负荷。为了确保结构单元、尤其结构单元的壳体的持久密封性,所述结构单元的壳体的至少两个壳体部分通过至少一个拉杆相连接并且相互支撑。拉杆构造为复合拉杆(Mehrfachzuganker)并且具有至少两个间隔开的螺纹区段,其中每个螺纹区段被旋入到每个壳体部分中的各一个配对螺纹中。
这种实施方式具有的优点是,每个壳体部分通过其配对螺纹与拉杆的螺纹区段相连接。通过拉杆上的螺纹区段嵌合到每个壳体部分中的配对螺纹中这种方式,保证了关于拉杆的纵轴线朝两个轴向方向的轴向支撑。因此,通过所述拉杆不仅能够承受旨在将对置的壳体壁挤压分开的过压力而且能够承受旨在将对置的壳体壁压到一起的低压力。由于压力波动在所述结构单元内部产生的力通过每个壳体部分中的配对螺纹被传递到拉杆的螺纹区段上。通过这种方式,壳体部分的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并且在存在压力波动时实现结构单元的稳定。
具有拥有多个间隔开的螺纹区段的拉杆的结构单元的另一优点在于,在旋入拉杆时就已经确保了通过拉杆来连接的对置的壳体部分的所限定的固定的间距。由此,例如能够设定或者确保增压空气冷却器或过滤介质本体与结构单元的壳体壁之间的所期望的处于里面的间隙。
拉杆具有至少两个轴向间隔开的螺纹区段,其中每个螺纹区段嵌合到壳体部分中的配对螺纹中。在作为双重拉杆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重拉杆具有两个间隔开的螺纹区段,所述螺纹区段分别配属于一个壳体部分。但是也能够考虑具有大于两个螺纹区段、例如三个螺纹区段的实施方式,由此能够用相应数目的壳体部分实现固定和稳定或者能够实现布置在壳体中的增压空气冷却器或过滤介质本体的固定和稳定。
拉杆的螺纹区段有利地用处于中间的无螺纹的区段彼此在轴向上间隔开。然而,也能够考虑在拉杆上具有连续螺纹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能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螺纹区段,其在组装之后嵌合到每个壳体部分中的各一个配对螺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胡默尔有限公司,未经曼·胡默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