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的水处理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4673.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成;曾尚升;张娜;张学勤;肖美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臭氧 传质 氧化 过程 水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的水处理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进液储罐、反应器和废液储罐,利用该装置可极大强化臭氧气液传质效率,并实现氧化过程中固体催化剂的高效利用。故该装置能有效强化臭氧传质及非均相臭氧氧化过程,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臭氧体系的化工及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的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于1840年在德国科学家Schonbein的硫酸电解实验中被发现并命名。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eV,单质中仅次于氟(2.50eV),高于氯气(1.36eV)。臭氧氧化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臭氧直接氧化方式,另一种是臭氧在水中分解生产氧化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OH),进行间接氧化。
臭氧的氧化可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的破裂,故其常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如焦化废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炼油废水等,使其降解为无毒的水和二氧化碳或氧化成可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虽然臭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氧化速率快、一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但臭氧生产成本高(耗能约10kW/kg O3),水中的溶解度低。
根据化工多相传质理论,要强化臭氧传质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提高臭氧体积传质系数,这需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型臭氧接触设备,以达到增加气液传质面积如减小臭氧气泡尺寸,或加快气液界面更新速率即增强气液相间湍流程度等方式进行实现;另一种是提高两相间的臭氧浓度梯度。针对第一种方式,现有的臭氧接触设备,如鼓泡塔产生的气泡尺寸大且难以控制,湍动程度低,表面更新慢,故传质效率低下,实际操作只能通过增加设备体积,来达到需求,极大增加工业成本;釜式反应器内设搅拌桨,即使改善传统搅拌桨叶强度或材质,由于搅拌桨的设备或功率限制,流体单纯通过搅拌的湍动程度较低,无法实现高效的气液传质和混合。并且由于目前臭氧发生设备技术有限,针对第二种方式若通过增加气相中臭氧浓度,则成本很高、危险性大,较难实现。
此外,臭氧直接氧化方式存在选择性氧化问题,对氧化环境要求较高,故这些不足严重限制了臭氧氧化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推广。故为解决当前臭氧技术的发展瓶颈,一种基于以上两种思路强化臭氧传质效率,同时又能解决臭氧氧化问题的技术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强化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的水处理装置和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强化臭氧传质和氧化过程的水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进液储罐、反应器和废液储罐;
所述反应器包括底座、壳体、转动装置、传动装置、电机组件;所述壳体设置于底座上,壳体开设若干气液进出口;壳体内壁间隔纵向设置有若干挡板且壳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壳体、底座包围形成一密封的中空腔体,所述顶盖的下表面等角度设有若干挡条,所述挡条由顶盖中心向四周轴向延伸;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包括转动轴和转子,所述转动轴竖立与壳体中心且穿透顶盖,所述转子套设于转动轴的下部,所述转子外周包围设置有多孔泡沫填料,所述多孔泡沫填料的上下面分别装设压盖和固定底板,所述多孔泡沫填料上负载有臭氧氧化用催化剂;所述电机组件设置于底座上,与壳体并列,通过传动装置与转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转动装置旋转;
所述臭氧发生器与反应器的气液进出口相连,用于向反应器提供臭氧;
所述进液储罐与反应器的气液进出口相连,用于存储待处理水体;
所述废液储罐与反应器的气液进出口相连,用于接收经反应器反应后排出的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6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