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方法、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5148.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樊俊诚;沈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隧道 数据 解密 方法 加密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方法,包括:接收对端设备通过隧道发送的待解密数据;获取隧道关联的解密会话表,其中,解密会话表包括:隧道对应的五元组、隧道对应的安全联盟标识和表征需要解密的解密标识;获取待解密数据的五元组;将待解密数据的五元组作为解密会话表中隧道对应的五元组,从解密会话表中查找出安全联盟标识和解密标识;从安全联盟数据库中查找与安全联盟标识对应的安全联盟;识别解密标识,从安全联盟中确定出用于解密的解密信息;利用解密信息对待解密数据解密。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方法、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装置、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方法、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方法、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装置、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为VPN)是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使得企业的各分支机构及远程办公用户能够通过VPN接入企业内部网络并提供通讯的安全性,其实质就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封装出一个用于数据通讯的隧道。
对于隧道的双端设备而言,在利用隧道通信的过程中需要对通信数据进行加解密,然而,发明人在研究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无论是针对隧道上通信数据的加密方法还是解密方法,均需要多次查询路由表和安全联盟数据库,流程繁琐,处理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方法、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方法、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装置、基于隧道的数据加密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简化查找流程和提高处理速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的数据解密方法,包括:接收对端设备通过隧道发送的待解密数据;获取上述隧道关联的解密会话表,其中,上述解密会话表包括:上述隧道对应的五元组、上述隧道对应的安全联盟标识和表征需要解密的解密标识;获取上述待解密数据的五元组;将上述待解密数据的五元组作为上述解密会话表中上述隧道对应的五元组,从上述解密会话表中查找出上述安全联盟标识和上述解密标识;从上述安全联盟数据库中查找与上述安全联盟标识对应的安全联盟;识别上述解密标识,从上述安全联盟中确定出用于解密的解密信息;利用上述解密信息对上述待解密数据解密。
可选地,在接收对端设备通过隧道发送的待解密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隧道建立完成的情况下,建立上述解密会话表。
可选地,在建立上述解密会话表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上述安全联盟信息中的安全参数索引,将上述解密会话表与上述安全参数索引关联;获取上述隧道关联的解密会话表,包括:获取与上述安全参数索引关联的上述解密会话表。
可选地,利用上述解密信息对上述待解密数据解密,包括:判断是否安装了硬件加速卡;在判定安装了上述硬件加速卡后,在上述硬件加速卡中利用上述解密信息对上述待解密数据解密;在判定没有安装上述硬件加速卡后,判断CPU是否支持解密加速指令;在判定上述CPU支持上述解密加速指令后,在上述CPU中使用上述解密加速指令利用上述解密信息对上述待解密数据解密;在判定上述CPU不支持上述解密加速指令后,直接利用上述解密信息对上述待解密数据解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探头超声仪器及其插座的级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槽口平开门窗扇料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