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及其车灯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5500.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0 | 分类号: | F21S41/20;F21S41/30;F21S43/40;F21S41/675;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反射镜 组合透镜 焦距 入射面 光轴方向 焦点位置 出射面 凸透镜 透镜中心线 传统透镜 灵活设置 一次反射 凹面镜 凹透镜 反射面 光学面 平面镜 平行光 凸面镜 车灯 出射 光路 减小 模组 汇聚 折射 焦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至少包括一个透镜及一个反射镜,从反向光路来看,平行光经过透镜的入射面及出射面的两次折射,再经反射镜的一次反射后汇聚于一点,即组合透镜的焦点;透镜与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透镜可以是凸透镜,也可以是凹透镜;反射镜可以是凸面镜、平面镜或凹面镜。并且,与传统透镜通过入射面及出射面两个光学面来控制焦点位置,相同焦距的情况下一般透镜厚度较厚,另外,光轴方向一般为透镜中心线。组合透镜至少通过透镜的入射面、出射面以及反射镜的反射面共同确定组合透镜的焦距,可以减小透镜厚度,焦点位置及光轴方向也可以灵活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具体来说,是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及其车灯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车灯系统采用的透镜一般为平凸透镜,平行光通过平凸透镜外表面及内表面两次折射后汇聚于一点,即焦点,如图1所示。
现有车灯系统如图2所示,光源1设置在反光杯2的类椭球面反射面的第一焦点处,并在第二焦点附近汇聚,类椭球面的第二焦点设置在平凸透镜4 的焦点处。如果是需要明暗截止线的车灯系统,如近光照明系统,则在平凸透镜的焦点处设置挡光板3,用来形成照明的明暗分界线,如图3所示。
公开日为2008年11月5日,文献号为CN10129890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双凸透镜,其原理与传统平凸透镜类似,即平行光经过双凸透镜时经过两次折射汇聚于焦点处。
上述车灯系统的缺陷在于:类椭球面反射面的第一焦点、第二焦点及透镜呈一直线布置,导致前后尺寸较长,车灯空间结构受到限制。
此外,平凸透镜尺寸较厚,不利于产品成型,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透镜采用塑料注塑成型,透镜越厚,其成型时间、冷却时间越长,透镜也容易受冷却变形导致焦距不稳定;但是,透镜的厚度如果减小,则会导致焦距变长,这也会导致车灯的前后长度加长,使车灯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及其车灯模组,组合透镜能缩短车灯的前后方向的距离,有利于实现车灯结构上的紧凑,尤其适用于车灯前后方向间距限制严格的车灯设计。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透镜及反射镜组成的组合透镜,至少包括一个透镜及一个反射镜,从反向光路来看,平行光经过透镜的入射面及出射面的两次折射,再经反射镜的一次反射后汇聚于一点,即组合透镜的焦点A;透镜与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优选的,所述透镜是凸透镜或凹透镜;所述反射镜是凸面镜、平面镜或凹面镜;所述透镜及反射镜的反射面数量是1个或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为两个或多个曲面,结合透镜能够形成两个或多个焦点A。
优选的,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回转曲面,结合透镜形成连续的焦点,各个所述连续的焦点形成一条曲线。
优选的,所述组合透镜的光轴,分为反射面光轴及透镜光轴两种光轴。
进一步的,所述光轴分为一个透镜主光轴,以及1个或若干个反射面分光轴。
一种车灯模组,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透镜。
优选的,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透镜4;所述第二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5或者曲面反射镜6;当第二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5时:经平面反射镜反射而确定的透镜的焦点7位于第一反射镜2的一个焦点位置;当第二反射镜为曲面反射镜6时:所述曲面反射镜6接收来自第一反射镜2的反射光线向前方汇聚反射,经透镜4进一步汇聚后射向前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镜2采用椭球面结构,该椭球面结构的第一焦点与所述组合透镜的焦点相同,该椭球面结构的第二焦点处设置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