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圈上料装置及弹性圈套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6085.7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耿臣;耿涛;李若男;姜璐;凡继磊;杜春晖;耿书岭;耿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2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7500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圈上料 装置 套装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弹性圈上料装置及弹性圈套装系统。弹性圈套装系统包括弹性圈套装装置、夹片上料装置以及弹性圈上料装置,弹性圈上料装置包括弹性圈振送盘、导料板以及弹性圈输送带,弹性圈振送盘用于振送弹性圈;导料板设置在弹性圈振送盘的出料口处并由出料口处向下倾斜布置,弹性圈输送带设置在导料板较低一端的下方,弹性圈输送带的带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弹性圈移动的挡止件。经过弹性圈振送盘送出的弹性圈经导料板落在弹性圈输送带上,通过弹性圈输送带上的挡止件带动弹性圈移动,能够满足弹性圈的长距离输送,并实现弹性圈的自动上料,输送过程中弹性圈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挤压变形以及上下堆叠,实现了弹性圈的自动套装,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圈上料装置及弹性圈套装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流水线作业中往往需要通过上料装置进行上料,使物料整齐的排列并到达装配位置,便于后续的工序进行。以建筑领域中常用的锚环组装过程为例,需要先将夹片对合形成锥管,然后将弹性圈套装在锥管大径端的卡槽中,利用弹性圈将锥管箍紧。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弹性圈上料装置将弹性圈有序的输送至装配位置,并保证弹性圈的形状保持良好,才能使弹性圈顺利的装配到卡槽内。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4995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易变形橡胶圈零件分选输送机,通过碟形振动送料机将橡胶圈输送至螺旋料道上,碟形振动送料机为振送工件的振送盘,由螺旋料道进入传送机构的支撑板上,传送机构为步进式的传送机构,在拉板上等距的设置多个限位柱,通过限位柱带动橡胶圈移动。该分选输送机能够实现橡胶圈的有序摆放和输送。
在上述的易变性橡胶圈零件分选输送机中,需要通过设置传送气缸带动限位柱移动,通过设置纵向气缸实现限位柱与弹性圈的结合和脱离,弹性圈每向前移动一个标准位置需要传动气缸和纵向气缸各动作两次,整个输送机构结构复杂,输送效率也比较低,降低了整个弹性圈套装系统的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圈上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圈输送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弹性圈套装系统,用于解决因弹性圈输送机构输送效率低造成的弹性圈套装系统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弹性圈上料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弹性圈上料装置,包括:弹性圈振送盘,用于振送弹性圈并使弹性圈有序的排列;还包括:
导料板,设置在弹性圈振送盘的出料口处,并由出料口处向下倾斜布置,用于引导弹性圈向下移动;
弹性圈输送带,设置导料板较低一端的下方,用于承接由弹性圈振送盘送出的弹性圈,弹性圈输送带的带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弹性圈移动的挡止件。
本发明的弹性圈上料装置有益效果是:经过弹性圈振送盘送出的弹性圈经导料板落在弹性圈输送带上,在弹性圈输送带上的挡止件的作用下朝向装配位置移动,通过挡止件带动弹性圈移动,能够满足弹性圈的长距离输送,并实现弹性圈的自动上料,在整个输送过程中通过弹性圈输送带的转动带动弹性圈的移动,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两个气缸实现弹性圈的步进式移动,结构更加简单,输送效率也有所提高,输送过程中由于挡止件的作用,弹性圈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挤压变形,使弹性圈的形状保持良好,便于后续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挡止件为设置在输送带的带面上的凸块。
有益效果:凸块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在弹性圈输送带的带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为月牙形的推送块,推送块具有用于与弹性圈的内沿相适配并带动弹性圈移动的弧形边缘。
有益效果,通过推送块的弧形边缘与弹性圈的内沿形成挡止配合,能够带动弹性圈移动,并使弹性圈保持完好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桥锚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