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6117.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成小乐;刘劼;符寒光;屈银虎;丁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连接轴 铰接 单耳 双耳固定座 铰链连杆 压合机构 固定座 铰链杆 中铰链 开孔 悬臂 发明装置结构 工作效率高 活塞杆连接 顶部开孔 紧贴连接 前铰链座 中部开孔 底端面 耳座孔 铰接孔 气缸 前部 双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固定台上表面的双耳固定座,双耳固定座上部的双耳通过第一个铰链连接轴向上与单耳固定座下部的单耳铰接,单耳固定座的顶端面向上与中铰链座的底端面紧贴连接为一体;中铰链座的顶部开孔通过第二个铰链连接轴与连杆的中部开孔铰接,连杆悬臂的后部开孔通过第三个铰链连接轴与后铰链杆上部的铰接孔铰接,后铰链杆下部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杆悬臂的前部开孔通过第四个铰链连接轴与前铰链座上部的耳座孔铰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用于低压注塑设备,涉及一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低压注塑工艺是以很低的注塑压力(0.15~4MPa)将热熔胶材料注入模具并快速固化成型(1-50秒),最终实现产品的封装过程。现有低压注塑设备上常见的压合机构为四拉杆式上下模具压合机构,其特点为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模板受力均衡,定位导向性能好。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其四拉杆式压合机构尺寸大,常用于单工位生产,生产效率低。而低压注塑设备中所注塑的产品中,电子线束、传感器、通讯接口等小型尺寸产品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该产品大多数尺寸小,需要注塑胶料的用量少,但是要求产量高。因此,常规四拉杆式压合机构的低压注塑设备生产效率不足尤为凸显,最终导致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小尺寸注塑产品生产中,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模式,不易改善人工生产作业的便利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固定台上表面的双耳固定座,双耳固定座上部的双耳通过第一个铰链连接轴向上与单耳固定座下部的单耳铰接,单耳固定座的顶端面向上与中铰链座的底端面紧贴连接为一体;中铰链座的顶部开孔通过第二个铰链连接轴与连杆的中部开孔铰接,连杆悬臂的后部开孔通过第三个铰链连接轴与后铰链杆上部的铰接孔铰接,后铰链杆下部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杆悬臂的前部开孔通过第四个铰链连接轴与前铰链座上部的耳座孔铰接。
本发明的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其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工作固定台上表面设置有安放小型模具的工位.
所述的工位四周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的前铰链座下部的底端面为平面座。
所述的后铰链杆与气缸的活塞杆头端采用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以下方面:
1)与现有压合机构相比,由之前的四根拉杆立柱替换为一根连杆,其不仅节省了材料成本,安装简单,维护方便;而且连杆式压合机构中开模和锁模的行程非常短,有效的减少模具开模和锁模的时间。同时开模后,压合座和模具分离空间大,方便人员拿取模具。该机构结构尺寸小,可以多组压合机构同时安装到设备机架转盘上旋转切换使用,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2)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中四处采用铰链式结构,用铰链连接轴做配合和限位。铰链连杆式压合机构在工作时,铰链连接轴和连杆铰链孔及铰链座轴孔端等仅有小幅度的相对转动,降低了各个配合部分的相对磨损,提高了整体机构的耐用性。同时压合前铰链座结构简单,无需设计固定螺纹孔,设计和加工更加简单。
3)该连杆式压合机构由于连杆的支点设计位置灵活可变,因为类似杠杆原理,气缸输出力可以通过连杆实现倍数的压力增加到模具上面,实现小尺寸气缸输出大的压合力的特点。
4)尺寸小,耗能低,可以多组工位安装于设备内进行连续注塑生产,且该机构主要针对小尺寸模具进行压合注塑,也可以运用到多工位转盘系统中,实现自动化多工位切换注塑及同时开模,不仅提高了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人工作业的便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