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6411.4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钟犁;肖平;郭涛;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F23M5/08;F23M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计 受热面 热流 炉内 检测 测量锅炉 测温元件 第二测量 第一测量 控制器 炉内管 壁温 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出口集箱 锅炉水冷壁 出口集箱 出口蒸汽 锅炉入口 入口蒸汽 准确测量 出口管 炉内壁 侧壁 集箱 外壁 测量 锅炉 穿过 监督 | ||
1.一种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受热面(2)周围热流密度的若干热流计(4)、用于检测锅炉入口集箱(6)前受热面(2)入口蒸汽参数的第一测量元件(5)、用于检测锅炉出口集箱(7)后受热面(2)出口蒸汽参数的第二测量元件(8)以及用于检测出口集箱(7)前各受热面(2)出口管外壁温度的测温元件(9);
热流计(4)设置于锅炉水冷壁(3)上,其中,各热流计(4)的顶端均穿过锅炉水冷壁(3)的侧壁,且各热流计(4)的顶端均设置有若干测量块(18),测温元件(9)、第一测量元件(5)、第二测量元件(8)及各热流计(4)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热流计(4)均包括长探杆筒体(12),长探杆筒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7),长探杆筒体(12)的顶端穿过锅炉水冷壁(3)伸入到锅炉内,各测量块(18)位于长探杆筒体(1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热流计(4)用于测量受热面(2)中水平管(1)周围的热流密度时,各测量块(18)分别设置于长探杆筒体(12)顶端的端面、上部及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热流计(4)用于测量受热面(2)中竖直管(21)周向的热流密度时,则测量块(18)设置于长探杆筒体(12)顶端的端面上,且测量块(18)的数目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测量块(18)经数据线(13)及数据采集仪(19)与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机(20)及进出水管(14),长探杆筒体(12)通过进出水管(14)与水冷机(2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10)及滑块(11),其中,滑块(11)固定于长探杆筒体(12)的尾部,导轨(10)固定于锅炉水冷壁(3)上,滑块(11)与导轨(10)相配合,锅炉水冷壁(3)上设置有用于供长探杆筒体(12)穿过的测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测孔(16)的密封板(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各测量位置处,热流计(4)的数目均大于等于3,且各热流计(4)沿受热面(2)自上到下依次分布。
10.一种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锅炉炉内热流密度并掌握炉内管壁温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测量元件(5)测量锅炉入口集箱(6)前受热面(2)的入口蒸汽参数,通过第二测量元件(8)测量锅炉出口集箱(7)后受热面(2)的出口蒸汽参数,控制器根据锅炉入口集箱(6)前受热面(2)的入口蒸汽参数及锅炉出口集箱(7)后受热面(2)的出口蒸汽参数计算整个受热面(2)的平均热流密度,通过各热流计(4)测量锅炉受热面(2)周围的热流密度,同时通过测温元件(9)检测锅炉出口集箱(7)前受热面(2)各出口管的炉外壁温,再根据锅炉出口集箱(7)前受热面(2)各出口管的炉外壁温计算受热面(2)各出口管的壁温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4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