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6869.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冰;肖月;金衍;曹博文;陈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K9/62;E21B43/26;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刘小娟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震 解释 裂缝 参数 结果 校正 方法 | ||
1.一种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根据微地震监测结果与加砂量的吻合程度对待校正区块取样压裂井的沟通模式进行分类;根据微地震监测结果与加砂量的吻合程度对待校正区块取样压裂井的沟通模式进行分类的标准为:当微地震解释的水力裂缝总的长度与加砂量的比值10时,将微地震解释的水力裂缝与对应的加砂量作为分类的依据;当微地震解释的水力裂缝长度与加砂量的比值=10时,将加砂量作为分类的依据:
当将微地震解释的水力裂缝与对应的加砂量作为分类的依据时,利用数理分析计算微地震解释的水力裂缝长度与加砂量的主成分,将该主成分值作为分类的依据,微地震解释裂缝长度与加砂量的主成分得分越高表示施工加砂量及所述裂缝长度越大,反之亦然;
B、对分类后的各所述压裂井单井进行体积系数校正,各所述压裂井的体积校正系数BV为:
其中,[L5/4H]W为利用微地震监测解释结果的计算值;[L5/4H]T为利用现场施工参数得到的理论计算值,而Vi=Vfp+Vfs,
上式中L为裂缝半长,单位为m;H为裂缝高度,单位为m;Ef为总造缝效率;Vi为有效造缝液量,单位为m3;Vfp为前置液量,单位为m3;Vfs为携砂液量,单位为m3;μ为压裂液粘度,单位为Pa.s;Q为排量,单位为m3/min;υ为岩石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单位为GPa;当Q取地面总排量时,α=1.26;当Q取地面总排量之半时,α=1.5;
C、根据计算得到的各所述压裂井的单井体积校正系数,计算各类压裂井的类体积校正系数,各类的类体积校正系数取该类压裂井中单井体积校正系数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成分值130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一类;当所述主成分值为130-160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二类第I型;当所述主成分值为160-200,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二类第II型;当所述主成分值为200-250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三类第I型;当所述主成分值250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三类第II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进行主成分计算时,首先对带校正区块部分样本压裂井的加砂量以及微地震解释裂缝长度进行统计,得到由加砂量和裂缝长度组成的二维随机变量的观测矩阵,随后对观测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均值向量;之后计算得到该区块二维随机变量样本的A矩阵;再用样本的无偏估计来代替总体协方差S*;再计算得到区块分类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如果随后计算得到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不能满足要求,则添加第二主成分;如果随后计算得到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满足要求,则以该第一主成分值作为依据进行分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协方差的矩阵数值相差较大,在求解所述区块的取样压裂井的主成分的时候基于相关系数矩阵求解,根据样本协方差矩阵,求解得到所述区块的所述二维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再根据所述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得到所述区块的相关系数矩阵的所述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砂量10m3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一类;当所述加砂量为10-13m3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二类第I型;当所述加砂量为13-16m3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二类第II型;当所述加砂量为16-20m3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三类第I型;当所述加砂量20m3时,将所述压裂井分类为第三类第II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8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