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环保脱漆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6873.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合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C09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膜 环保脱漆剂 脱漆剂 损伤 表面活性剂 电子元器件 酚醛树脂漆 挥发性 石蜡 丙烯酸漆 金属表面 精密机械 聚氨酯漆 有机溶剂 中性条件 氨基漆 环氧漆 增稠剂 醇酸 可用 氯代 脱除 元器件 溶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环保脱漆剂及其使用方法,这种脱漆剂主要成分不含挥发性氯代或其它卤素的有机溶剂,并且不含各种酸,主要含醇、酚、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和石蜡。在中性条件下能够溶解漆膜,使漆膜易于清除,不损伤工件,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该脱漆剂可用于脱除醇酸漆、硝基漆、丙烯酸漆、环氧漆、氨基漆、酚醛树脂漆及聚氨酯漆等,而且对于需脱漆膜的精密机械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等金属表面没有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漆剂,尤其涉及碱性环保脱漆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现有的脱漆剂大多是利用挥发性含氯有机溶剂和酸性条件来脱漆。由于挥发性含氯有机溶剂类化合物都带有毒性,并且沸点都比较低,容易挥发,从而对操作者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性。还有些专利要求保护的脱漆剂是在强酸性条件下工作的,如添加甲酸、乙酸、草酸、氯乙酸、浓硫酸等,或添加有机碱类物质如氨水、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等,这些物质尽管对脱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一些精密机械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等的表面造成损伤,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如公开号为CN108207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由甲酸、乙醇、三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氯乙酸等组成的水性脱漆剂,其含有挥发性三氯甲烷和强酸甲酸。公开号为CN10548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碱性脱漆剂,其含有碳酸氢铵或可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化学等当物。这些已知脱漆剂因为上述原因对环境和操作者有不良影响或对所清洗的物品有损伤。
随着生活生产方式的改进,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对各种化工产品的要求也日益环保化,同时也由于对精密元器件的质量严格要求的需要,很多学者已经致力于研究碱性、无水、环保、对金属表面无腐蚀作用、脱漆效率高等特点的脱漆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含挥发性含氯有机溶剂、碱性的脱漆剂,其能够快速溶解漆膜,使漆膜易于清除,不损伤工件,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该脱漆剂可用于脱除醇酸漆、硝基漆、丙烯酸漆、环氧漆、氨基漆、酚醛树脂漆及聚氨酯漆等,而且对于需脱漆膜的精密机械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等金属表面没有损伤。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为: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将可以溶解漆膜的多种有机溶剂合理混合,使所得混合物具有增效的溶解漆膜作用,从而在加热的情况下从物件表面彻底脱去漆膜。而且,本发明不使用酸,因而不会腐蚀需脱漆地金属工件表面。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研究和试验发现,一些醇对醇酸漆、聚氨酯漆、丙烯酸漆、酚醛树脂漆和环氧树脂漆等具有良好的溶解力;文中术语“醇”是指那些分子中至少一个碳原子上带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环保脱漆剂,其包括以下重量配备的组分:65-80水、10-20份醇、2-5份苯醚、2-10份表面活性剂、0.5-5份增稠剂和0.5-5份丁醚、0.5份渗透剂JFC-2。
优选包括:60份水、20份醇、5份醚、2份表面活性剂、3份增稠剂和0.5-5份丁醚、0.5份渗透剂JFC-2。
所述碱性环保脱漆剂还可以含有适量渗透剂,例如渗透剂JFC-2。
以下通过对各组分进行详说明述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醇:一般为至少含有选自以下醇类物质中三种或更多的混合物:戊醇、己醇、环己醇、庚醇、正辛醇、仲辛醇、正壬醇、正癸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四甲基乙二醇、甘油、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异丁醚、一缩聚乙二醇、二缩聚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或苄醇等;根据不同漆膜需要选择不同极性和介电常数的醇,一般说来,氨基漆和硝基漆极性小,相应的介电常数也小,因此此类漆需要脱漆剂的极性和介电常数也小,醇酸漆、聚氨酯漆、丙烯酸漆、酚醛树脂漆、环氧树脂漆的极性依次升高,因此所需脱漆剂极性也依次升高,此外还须考虑表面张力和偶极距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合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合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