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7354.1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刘宏;王小明;吴晓军;张立臣;李黎;郭龙江;齐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15;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前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0 | 代理人: | 陈姗姗;张静 |
地址: | 71006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园 协作 学习 环境 机会 网络 信息 快速 扩散 方法 | ||
一种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包括:S100:将校园协作学习的移动机会网络节点以协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S200:对任意两个协作小组节点间下次相遇时间进行预测并根据该预测的下次相遇时间对待传输节点进行分类;S300:根据所述分类确定待传输节点来进行信息的扩散;S301:选择上述分类中预测的下次相遇时间最长的那一类作为候选待传输节点;S302:如果所述候选待传输节点只有一个,则该候选待传输节点即为待传输节点;如果所述候选待传输节点有多个,则对每一个候选待传输节点所在协作小组的网络影响力进行计算进而选定待传输节点来进行信息的扩散。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校园环境中,为实现节点之间的学习交互与协作学习,可以以机会网络模型为基础,建立面向校园区域性移动节点的机会性通信学习平台。校园机会网络中节点较为密集且节点的移动规律性强,从而使得信息的充分传输,但在实际传输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有消息的延迟,且由于消息一般都具有时效性,因此,如何在校园环境背景下,依据协作学习小组等社区的组网特征,尽快将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扩散至感兴趣的节点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小组内各个节点之间接触频繁且接触时间较长,因此可以认为小组内节点所保持的资源相同。当节点与小组其他成员节点相遇时将对方的兴趣类型并入自身所保持的兴趣集中。
校园中的每个学习节点往往潜在的处于一定的社交圈内,如:同一协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会频繁接触,同一班级的同学接触的次数也会远大于与其他班级同学接触的次数。而对此,Granovetter提出社交关系强度的概念,最简单的假设就是人们与较为亲密朋友之间存在着强社交关系,而与较为疏远的朋友或者仅仅是相识的人之间的关系则为弱社交关系。他指出强社交关系在个人特质相似的群体内部形成,因而,个人通过强社交关系获得的信息也往往是自己已经知道或者熟悉的,重复率很高;而弱社交关系却经常是由属于不同群体中的两个人形成的,由于这两人相似程度低,导致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也大不相同,因此,弱社交关系正好将一个群体中的信息传递给不熟悉此信息的另一群人,起到了一个“信息桥”的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校园协作学习的移动机会网络节点以协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
S200:对任意两个协作小组节点间下次相遇时间进行预测并根据该预测的下次相遇时间对待传输节点进行分类;
S300:根据所述分类确定待传输节点来进行信息的扩散;
S301:选择上述分类中预测的下次相遇时间最长的那一类作为候选待传输节点;
S302:如果所述候选待传输节点只有一个,则该候选待传输节点即为待传输节点;如果所述候选待传输节点有多个,则对每一个候选待传输节点所在协作小组的网络影响力进行计算进而选定待传输节点来进行信息的扩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根据校园情况下节点移动规律性较强的特点,最大化地利用传输机会的同时,快速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传播并尽可能的保持低开销,提高了消息扩散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相遇时间间隔统计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度与接触情况相关性示意图;
图4(a)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历史接触时长对比图;
图4(b)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接触时长记录对比图;
图4(c)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接触间隔时长记录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7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