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绕组泵模型及湿法绕组泵预安装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7995.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存;武伟;张龙;郑东宏;冯万兵;崔梓祯;姚志伟;苑庆生;陈孝海;李加华;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11651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雄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下轴承部 电机部 主法兰 惰轮 安装通道 结构参数 运输工装 泵模型 匹配性 内部形成空腔 空腔圆柱体 阶梯结构 预安装 圆柱状 运输 小车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绕组泵模型,包括: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以及主轴,其中: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湿法绕组泵预安装模拟方法,包括步骤:利用上述的湿法绕组泵模型测试:湿法绕组泵运输工装或小车与湿法绕组泵的匹配性,或者湿法绕组泵运输安装通道与湿法绕组泵的匹配性。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基于测试结果改变或者选择湿法绕组泵运输工装的结构或结构参数;或者湿法绕组泵运输安装通道的结构或结构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核电站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绕组泵模型以及利用该模型的湿法绕组泵预安装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某三代核电湿法绕组泵安装前,由于缺少一种与湿法绕组泵外形轮廓较为相似的验证工具,因而无法进行湿法绕组泵运输通道可行性的验证和安装验证等工作。因此,在实际湿法绕组泵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通道卡阻的情况,影响了实际安装工作。
另外,由于缺少相应的验证工具,在湿法绕组泵运输通道设计方面,由于无法进行运输安装通道预先实际验证,导致设计方面的问题无法预先发现,设计文件也无法进行相应的升版改进。
而且,在湿法绕组泵的二次搬运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模拟验证工具进行预先试验验证,导致湿法绕组泵实际二次搬运过程中,运输工装与湿法绕组泵的匹配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设计改进,对湿法绕组泵实际搬运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在湿法绕组泵正式安装前,由于缺少相应的模拟安装练习工具进行预先安装练习,导致工人对此类新型泵的安装技术难度掌握不够充分,影响了实际安装工作。
由于缺少相应的模拟验证装置,从而湿法绕组泵安装小车与湿法绕组泵的实操匹配性问题无法预先发现和改进,导致湿法绕组泵实际安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湿法绕组泵与小车不能良好匹配的情况,影响了安装工作。
发明内容
为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湿法绕组泵模型,包括:
惰轮部;
主法兰部;
电机部;
下轴承部;以及
主轴,
其中:
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可选的,所述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模型还包括导出口部,所述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轴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下轴承部包括下径向轴承部和推力轴承部;所述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径向轴承部、推力轴承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
可选的,所述模型还包括端盖部;且所述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径向轴承部、推力轴承部、端盖部依次沿所述主轴设置以形成圆柱状阶梯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径向轴承部、推力轴承部、端盖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导出口部、惰轮部、主法兰部、电机部、下径向轴承部、推力轴承部、端盖部均为内部形成空腔的空腔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惰轮部和所述端盖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设置有接管法兰部。
可选的,所述主轴为阶梯状主轴,或者所述主轴为外径不变的主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7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