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聚合物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8170.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信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张泉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性 乙烯聚合物 纤维 脉冲核磁共振 自由感应衰减 强度保持率 耐磨性 耐蠕变性 回波法 弛豫 拟合 近似 | ||
本发明涉及乙烯聚合物纤维。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蠕变性、高强度保持率、耐磨性的乙烯聚合物纤维。一种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在通过使用下式1对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的固体回波法测定的90℃下的乙烯聚合物纤维的自由感应衰减(M(t))进行拟合而近似为运动性最低的成分(α)、运动性居中的成分(β)和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这三种成分的情况下,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组成分数为1%以上且10%以下,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弛豫时间为100微秒以上且1000微秒以下,M(t)=αexp(‑(1/2)(t/Tα)2)sinbt/bt+βexp(‑(1/Wa)(t/Tβ)Wa)+γexp(‑t/Tγ) 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聚合物纤维。
背景技术
乙烯聚合物纤维的重量轻并且强度优异,因此一直以来被用于绳索、网、钓线、手套、布料、层叠体等各种用途。特别是,在如船舶系泊用绳索所代表的那样在海洋环境下长期施加高负荷的用途中使用了包含超高分子量乙烯聚合物的纤维。作为船舶系泊用绳索所要求的特性,可以举出强度、耐蠕变性、耐磨性、耐候性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特别是,近年来,对耐蠕变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作为提高乙烯聚合物纤维的耐蠕变性的方法,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313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6-524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聚乙烯纤维的耐蠕变性,存在在聚乙烯的分子链中引入共聚单体的方法,但是不能提高强度,而且结晶性降低,因此耐磨性、耐候性的降低成为问题。另外,为了提高乙烯聚合物纤维的耐候性,配合了耐候剂,但是期望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从在盐水附近、海水环境下使用时的强度保持的观点考虑,期望进行改善。作为其理由,这是因为在盐水附近、海水环境下使用时,将乙烯聚合物纤维制成束后使用的情况较多,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乙烯聚合物纤维的一根丝的强度降低而断裂,由此对未断裂的其它丝施加的负荷变大,即使制成束,断裂或蠕变也加速。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例如在海洋中使用时具有优异的耐蠕变性、高强度保持率和耐磨性的乙烯聚合物纤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高运动性成分的组成分数和弛豫时间在特定范围内的乙烯聚合物纤维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乙烯聚合物纤维,其中,
在通过使用下式1对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的固体回波法测定的90℃下的乙烯聚合物纤维的自由感应衰减(M(t))进行拟合而近似为运动性最低的成分(α)、运动性居中的成分(β)和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这三种成分的情况下,
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组成分数为1%以上且10%以下,
运动性最高的成分(γ)的弛豫时间为100微秒以上且1000微秒以下,
M(t)=αexp(-(1/2)(t/Tα)2)sinbt/bt+βexp(-(1/Wa)(t/Tβ)Wa)+γexp(-t/Tγ)式1
α:成分(α)的组成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8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聚乙烯单丝的配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