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8296.4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林;汪国良;付先进;朱丹;王华兵;蒋晔;向贤华;周兵;余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风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包括:进行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预制,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上预制有吊装构件;进行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装配施工,具体地:通过车站结构板上对应位置处开设的吊装孔以及布置在车站结构板上的吊装设备将该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起吊到位,对对应的吊装孔浇筑混凝土,将对应的吊装构件固结在车站结构板上。本发明通过在车站结构板上采用吊装设备将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起吊安装,无需搭设脚手架、模板等,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有效地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吊装孔内现浇混凝土形成的现浇湿节点构造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式预制轨顶风道的结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提高轨顶风道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轨顶风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轨顶风道结构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施工作业环境差、工序复杂、速度慢,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废弃的建筑垃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具体而言,现浇轨顶风道施工存在如下问题:
(1)轨顶风道位于地铁车站中板以下、轨道以上,为车站二次结构,因盾构施工等因素需后期施工。轨顶风道后期施工时,架设中板的脚手架均已拆除,需要重新搭设脚手架和模板,费时费力费钱。
(2)轨顶风道利用中板预留钢筋悬吊于中板以下,轨顶风道空间狭小,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等存在很大难度,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容易留下质量隐患。
(3)轨顶风道采用现场浇筑施工费时、费力、投资大,施工单位一直以来较为抗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包括:
进行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预制,其中,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上预制有吊装构件;
进行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装配施工,其中,每个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装配施工包括:通过车站结构板上对应位置处开设的吊装孔以及布置在车站结构板上的吊装设备将该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起吊到位,对对应的吊装孔浇筑混凝土,将对应的吊装构件固结在车站结构板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在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起吊到位后,通过托护构件将对应的吊装构件承托定位,再进行吊装孔内现浇混凝土的浇筑。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装配施工,在待安装预制轨顶风道单元与已安装预制轨顶风道单元拼接到位后,在二者拼接处利用注浆管进行注浆填缝处理。
作为实施例之一,相邻两预制轨顶风道单元采用企口式拼接结构拼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在预制轨顶风道单元吊装到位后,在该预制轨顶风道单元与车站结构板下板面的连接处利用注浆管进行注浆填缝处理。
作为实施例之一,至少部分所述吊装孔设置为上宽下窄的楔形孔。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吊装构件凸出于车站结构板上表面的凸出部分,若车站结构板之上有叠合层结构,所述凸出部分直接现浇在叠合层结构内;若车站结构板之上无叠合层结构,所述凸出部分埋置在车站结构板的装修垫层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预制轨顶风道单元均一体预制。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轨顶风道施工方法,通过在车站结构板上采用吊装设备将预制轨顶风道单元起吊安装,无需搭设脚手架、模板等,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有效地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通过吊装孔内现浇混凝土实现对吊装构件及预制轨顶风道单元的固定,这种现浇湿节点构造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式预制轨顶风道的结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提高轨顶风道的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8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