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及压力发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8332.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杨军;王洪博;尹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冲击 切换 气体 脉冲 压力 发生器 发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及压力发生方法,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包括气源、气体稳压调压机构、激励源、活塞杆、活塞缸、弹簧、压力室和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基于冲击切换的压力发生方法,通过改变激励源调节活塞杆位置,实现活塞杆与压力室通孔配合切换,进而调节脉冲压力脉宽,脉宽可控性强,波形稳定性高;通过调节稳压调压结构,能够调节产生的脉冲压力幅值,幅值重复性高。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操作和后期维护。本发明通过可控的方式准确调节脉冲压力波形、脉宽、幅值,满足测试现场中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需求。所述测试现场包括发动机、炮弹、高速列车测试现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及压力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脉冲压力发生器是脉冲压力动态校准主要的核心设备,提供一定动态幅值的符合脉宽要求的类似半正弦的压力脉冲,产生的脉冲压力可以对动态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的动态灵敏度进行标定。现有的脉冲压力发生器基本都采用自由落锤冲击液压活塞的方式,主要用于高压、超高压动态校准,还存在使用安装操作不便、锤体易老化、压力脉宽控制困难、压力幅值重复性差、锤体与活塞多次碰撞造成压力波形振荡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脉冲压力动态校准中的不足:(1)、现有脉冲压力在无法覆盖中低压0.1MPa~10MPa的范围;(2)、现有落锤式脉冲压力发生器,锤体重量较大,活塞缸密封要求严格等因素,不便于操作和维护;(3)、现有脉冲压力发生器发生方法利用落锤方式产生,压力脉宽控制困难、压力幅值重复性差、锤体与活塞多次碰撞造成压力波形振荡等问题。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及压力发生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冲击切换原理结构简单、小型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通过可控的方式准确调节脉冲压力波形、脉宽、幅值,满足测试现场中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需求。所述测试现场包括发动机、炮弹、高速列车测试现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主要由气源、气体稳压调压机构、冲击激励源、活塞杆、活塞缸、弹簧、压力室和压力传感器组成。
活塞缸一侧开有与气体稳压调压机构连通的进气口,另一侧分别在中部开有进气口、下部开有排气口,活塞缸中部进气口用于与压力室排气口相连通,活塞缸下部排气口用于与压力室进气口相连通。活塞杆开有通孔。气源与气体稳压调压机构连通。气体稳压调压机构与活塞缸连通,活塞缸底部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弹簧。活塞缸中部进气口与压力室排气口相连通。活塞缸下部排气口与压力室进气口相连通。活塞缸与气体稳压调压机构连通的进气口和活塞缸下部排气口位置对称。冲击激励源用于提供使活塞杆向下运动的激励力。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室上,用于监测压力室内整个运动过程的压力变化,得到脉冲压力信号。基于冲击切换准确调节脉冲压力波形、脉宽、幅值,满足测试现场中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校准需求。
冲击激励源通过手动冲击产生或通过电动冲击产生。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冲击切换的气体脉冲压力发生器的脉冲压力发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系统静止时,活塞杆由于弹簧支持力作用保持静止,此时活塞杆的通孔与压力室排气口相连通,压力室为大气压力;
步骤二:气源中高压气体通过气体稳压调压机构后,得到稳定的气流,流经活塞缸通向压力室;
步骤三:冲击激励源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杆向下运动,活塞杆的通孔与压力室下部进气口连通,压力室中部排气口被活塞杆截断;即活塞杆向下运动,压力室排气口被活塞杆截断,切断压力室与大气联接,活塞杆的通孔与压力室下部进气口连通,致使压力室压力不断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8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