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8681.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满潮;王亚军;李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唐晓翀;廉振保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部建井 开拓 布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地表向煤层开拓主副井;根据主副井位置,在煤层开拓与主副井连通的联络巷道;围绕主副井和联络巷道的位置,在煤层开拓环形巷道,主副井通过联络巷道与环形巷道连通;主副井、环形巷道和联络巷道形成建井的开拓布局。本发明提供的建井的开拓布局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巷道开挖成本高、浪费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开采的开拓布局方式,由于不能进入到煤层,所以一般是在较稳定岩层中开掘布置巷道,形成采区,然后掘进回采巷道形成工作面,在这个过程巷道掘进量较大,导致巷道开挖成本高,并且传统煤矿开采中需要在回采巷道中大量的留设煤柱,导致浪费大量煤炭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巷道开挖成本高、浪费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井的开拓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地表向煤层开拓主副井;根据主副井位置,在煤层开拓与主副井连通的联络巷道;
围绕主副井和联络巷道的位置,在煤层开拓环形巷道,主副井通过联络巷道与环形巷道连通;主副井、环形巷道和联络巷道形成建井的开拓布局。
进一步地,环形巷道在煤层所围成的区域保留,并且环形巷道所围成的区域充当为采矿广场的保护煤柱。
进一步地,环形巷道的巷道内和联络巷道的巷道内至少采用锚杆、锚索以及支架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进行支护。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环形巷道施工形成切眼,切眼利用采煤机截割煤壁进行采煤,在采煤的过程中进行留巷形成首采工作面的巷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下一个工作面开采时,上一个工作面的靠近该下一个工作面位置的巷道作为该下一个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下一个工作面的另一个巷道在采煤的过程中通过留巷形成。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留巷为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
进一步地,主副井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主井和副井,主井和副井之间的间隔距离在200米至400米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建井的开拓布局方法,因为可以直接进入煤层并开拓环形巷道,所以相比现有技术中在稳定岩层中大量开拓巷道来说,省去了大量的挖掘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巷道开挖成本;而且,由于环形巷道是围绕主副井和联络巷道进行挖掘的,剩余的开采掘进工作全都根据以环形巷道为基础进行,这种开拓布局可以配合进行开采挖掘,所以不需要大量的留设煤柱,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采煤矿导致的煤炭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井的开拓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副井、联络巷道、环形巷道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煤层中的主副井、联络巷道、环形巷道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井的采煤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井在煤层中的采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部建井开拓布局方法,即一种建井的开拓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由地表向煤层开拓主副井1;
步骤S20:根据主副井1位置,在煤层开拓与主副井1连通的联络巷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8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