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前窗加热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390.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峰;韩东旭;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1/02 | 分类号: | H05B1/02;H05B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037038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加热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前窗加热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前窗温度;获取计时器测量的本次加热前窗的加热时长;若所述前窗温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或所述加热时长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第一信号,以断开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监测前窗温度和加热前窗的加热时长,并在前窗温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或者加热时长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断开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避免前窗玻璃加热的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损坏前窗玻璃中非金属有机物膜,可以减少前窗故障率,延长前窗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前窗加热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前窗安装在司机室钢结构前墙上,为司机提供前方视野,是铁路机车的重要部件。在机车运行时,司机可以通过前窗实时监控前方线路的可行驶性以及识别通行信号。
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机车在冬季运行时司机仍然有良好的视野,前窗一般设置有电加热装置以除去冰霜。
部分铁路机车中,电加热装置仅具有手动开关功能,前窗玻璃经通电加热去除冰霜后,司机如果没有关闭操纵台上的电加热开关,造成前窗一直处于通电加热状态。部分机车中,电加热装置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受外界低温环境影响,如果前窗温度长时间达不到预设最高工作温度,也会造成前窗一直处于通电加热状态。此外,在铁路机车实际运营中,司机有可能开启前窗电加热功能进行加热取暖,或误操作开启操纵台上前窗电加热开关,这也将造成前窗长期处于通电加热状态。
前窗玻璃之间含有一层非金属有机物膜,例如PVB(polyvinyl butyra,聚乙烯缩丁醛)膜,前窗玻璃加热的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将会影响非金属PVB膜的性能,增大前窗故障率,降低前窗使用寿命。
如何防止不必要的长期通电加热前窗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前窗加热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长期通电加热前窗。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车前窗加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前窗温度;获取计时器测量的本次加热前窗的加热时长;若所述前窗温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或所述加热时长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第一信号,以断开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控制按钮状态;若所述控制按钮状态为开启,则生成第二信号,以连通所述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加热器的供电电源为断开状态,且所述前窗温度小于第三设定阈值,则生成第二信号,以连通所述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车前窗加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前窗温度;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计时器测量的本次加热前窗的加热时长;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前窗温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或所述加热时长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生成第一信号,以断开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控制按钮状态;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控制按钮状态为开启,则生成第二信号,以连通所述前窗加热器的供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