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除尘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809.3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谷麟;章凯;刘朝阳;董光霞;乔兴博;俞海祥;陆香玉;闻海峰;许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04;B32B27/32;B32B27/02;B32B27/06;B32B27/12;B32B5/02;B32B5/26;B32B7/12;B32B33/00;B32B37/12;B32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程宗德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薄膜 电除尘 口罩 两层 丝网 电导 电源组合 平行设置 无纺布 供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除尘口罩,包括:两层相对平行设置的纳米纤维薄膜、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内侧的电导丝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外侧的无纺布,其中,电除尘口罩还包括用于对电导丝网进行供电的电源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除尘口罩。
背景技术
环境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简称为PM 2.5,PM2.5和气溶胶污染是雾霾的根本成因。PM 2.5易于搭载各类有害病菌,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与神经系统均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富有毒性的极细微颗粒物可通过呼吸方式进入人体,并且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呼吸防护用品特别是防粉尘口罩对于防止颗粒污染物进入人体、减少其对人体健康损害及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中对防雾霾口罩提出了最低过滤效率要达到90%(KN90)的要求,故此类口罩的过滤材料需具备孔径小、孔数多、负载体积大、有一定吸附性和粘性等特点。防尘口罩的各层过滤材料一般都由非织造布组成,并且依靠纤维过滤的方式实现过滤功能。通常纤维过滤粉尘原理有五个方面:电吸附、重力沉积、惯性沉积、扩散沉积效应以及直接捕获。因此,市面上主流防粉尘口罩往往只能过滤较大的颗粒物如粉尘等,对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极微小的颗粒物则效果不佳。此外,市面上主流防粉尘口罩吸气、呼气阻力都比较大,舒适度较差,不适合使用者长时间佩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除尘口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除尘口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层相对平行设置的纳米纤维薄膜、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内侧的电导丝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外侧的无纺布,其中,电除尘口罩还包括用于对电导丝网进行供电的电源组合。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源组合包括可充电锂电池、电阻元件、电源开关以及USB充电接口,可充电锂电池、电阻元件、电源开关以及USB充电接口均胶粘在无纺布外侧。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无纺布的纤维直径为50μm~100μm。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纳米纤维薄膜是先由纳米纤维层原料经电纺丝工艺制成高分子纳米纤维,然后再由高分子纳米纤维交错排布形成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薄膜。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纳米纤维薄膜的原料为合成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为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聚乳酸、聚酰亚胺以及尼龙中的任意一种,天然高分子为丝素蛋白或葡萄糖。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纳米纤维薄膜的纤维直径为20nm~300nm。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导丝网为网格状、三角格状或者蜂窝状结构,电导丝网的端部连接可充电锂电池。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除尘口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导丝网的材料为铜丝、银丝或者丝状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除尘口罩,因为包括两层相对平行设置的纳米纤维薄膜、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内侧的电导丝网以及设置在两层纳米纤维薄膜外侧的无纺布。所以,本发明的电除尘口罩中,借助的电导丝网的捕集作用,在通电时,可以有效截留荷电及未荷电颗粒物,从而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整体除尘效果良好。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除尘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滤层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折口罩
- 下一篇:一种带帽服装衣帽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