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845.X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生;侯建群;胡川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永生;侯建群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8;H04W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郑海松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传输系统 物联网信息 指令控制器 数据网关 信息传感器 云端服务器 指令分配器 采集频率 配置设置数据 发送 物联网数据 远端服务器 采集数据 采集系统 分析单元 价值数据 配置设置 请求频率 设备能耗 通信连接 指令设置 冗余 信息流 指令 保证 | ||
一种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传输系统包括一云端服务器和数据网关,所述云端服务器配置设置数据分析单元和指令控制器;所述数据网关与所述远端服务器和信息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网关配置设置指令分配器,接收所述指令控制器发送的采集频率指令并向信息传感器发送采集频率指令设置。该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能够根据信息流变化而改变采集数据请求频率,其通过在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中增加指令控制器和指令分配器,在保证数据价值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设备能耗和无价值数据的冗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采集和传输频率动态调整的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城市、工程、作业等进行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形成的“神经末梢”,获取各类信息感知和数据采集,最终形成大数据应用的智慧管理方案,解决现有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的瓶颈。
现有技术中由传感器、网关、云端服务器等构建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传感器节点的信息采集,传输信息都需要消耗能源,网关需要不断向云端服务器发送采集数据,以及云端服务器需要大量的采集数据。考虑到能源的利用和各设备特别是远端服务器的负荷。一方面为了提高监测精度需要提高采样频率,另一方面为了减轻设备负荷和节省能源及成本需要降低采样频率,因此需要合理的设置系统的采样频率。在实现数据有效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数据冗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信息流变化而改变采集数据请求频率的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其通过在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中增加指令控制器和指令分配器,在保证数据价值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设备能耗和无价值数据的冗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传输系统包括一云端服务器和数据网关,所述云端服务器配置设置数据分析单元和指令控制器;所述数据网关与所述远端服务器和信息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网关配置设置指令分配器,接收所述指令控制器发送的采集频率指令并向信息传感器发送采集频率指令设置。
具体的讲,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与数据网关通讯连接,所述指令分配器与信息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连接。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传感器为信息采集终端,该信息采集终端包括数据、图像及视频信息采集模块。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网关为多个,每个网关通讯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信息传感器。
该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采用在云端服务器段配置数据分析单元和指令控制器的方式,根据数据分析单元对信息传感器传输来的数据的分析结果,来通过指令控制器发送数据采集频率指令。数据网关配置的指令分配器可进行相应信息传感器进行采集频率指令发送及执行,在控制信息传感器的信息采集频率的同时,控制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及发送频率。数据分析单元主要是对接收的某一信息传感器的采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获取数据信息变化速率,当数据变化速率超过一定阀值时,由指令控制器发出切换指令,数据网关接收到该切换指令,会通过指令分配器对多个信息传感器进行适配控制,以第二频率进行数据采集并发送采集的数据,具体应用中,所述数据网关更可在指令控制器的作用下实时调整数据信息的传输频率,满足低能耗及减少数据冗余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智慧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能够根据信息流变化而改变采集数据请求频率,其通过在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中增加指令控制器和指令分配器,在保证数据价值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设备能耗和无价值数据的冗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永生;侯建群,未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永生;侯建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