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性强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9895.8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严韵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金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化导电层 绝缘层 触控面板 透明有机膜 金属网格 柔性底片 泊松比 电路层 触控传感器 保护膜层 电性连接 抗弯能力 | ||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性强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包括柔性底片层,柔性底片层固定连接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方设有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和电路层,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电性连接电路层,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固定连接透明有机膜层,透明有机膜层固定连接第二图案化导电层,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和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均采用负泊松比金属网格设计,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固定连接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固定连接保护膜层。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负泊松比金属网格设计,抗弯能力强,所制成的触控面板具有柔性,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性强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
背景技术
触控感测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传统上,触控感测器上用以感测触碰位置的感测电极是使用氧化铟锡材料来制作。但由于氧化铟锡具有电阻过大、价格昂贵以及需多道制程等技术问题,在大尺寸的触控应用上遭遇瓶颈。因此,一种使用金属网格作为感测电极的技术被发展出来。
在金属网格的感测电极结构中,是以一种的细微金属当导线并形成网格状来取代传统以氧化铟锡形成的感测电极。由于是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导线来传递感测信号,因此与氧化铟锡材料相较有更佳的导电性,更适宜进行大尺寸触控应用。然而因为金属是不透光,且这些细微的导线彼此间是以等距离间隔排列,因此,当液晶显示器解析度越来越高,这些细微的金属导线和液晶显示器产生波纹状的干涉条纹,即所谓的莫瑞效应的机率越来越高,进而降低整个触控面板的显示品质,同时金属网格抗弯能力差,随着柔性触控屏的日益发展,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具有柔性的、显示效果好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性强的触控面板用触控传感器,包括柔性底片层,所述柔性底片层固定连接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设有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和电路层,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电性连接电路层,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固定连接透明有机膜层,所述透明有机膜层固定连接第二图案化导电层,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和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均采用负泊松比金属网格设计,所述第二图案化导电层固定连接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固定连接保护膜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图案化导电层和第二图案化导电层中负泊松比金属网格均由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第三金属线、第四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组成,其中,第一金属线由纳米金属线围绕成平面四角星形,所述第二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均为直线形纳米金属线,所述第四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均为波浪形纳米金属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第三金属线、第四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围绕呈三层环状结构,其中,第一金属线位于内环,呈十字排列的第二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位于中间环,呈矩形分布的第四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位于外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在x轴方向上呈等间距交错排列且电性连接,第一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在y轴方向上呈等间距交错排列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呈十字形分布且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呈十字形分布且电性连接,且第二金属线和第五金属线的间距,以及第三金属线和第四金属线的间距均为一像素宽度的倍数。
优选的,所述电路层固定连接电路板基座,所述电路板基座固定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PCB板或FPC板,且电路板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电路板接口。
优选的,所述透明有机膜层采用有机TFT的栅极绝缘膜或透明聚酰亚胺改性膜。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层采用由抗静电膜和防油污膜热压成型,且抗静电膜和防油污膜的厚度比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负泊松比金属网格设计,抗弯能力强,所制成的触控面板具有柔性,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翰博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