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承绕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9937.8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新妻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李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绕线轮 | ||
本发明的双轴承绕线轮能进行卷线筒支承部与罩的组装、分解,在操作位置,遮盖罩的紧固部件而使其无法卸下。卷线筒支承部(15)能装卸地结合于绕线轮主体(11)的开口(22)侧,将卷线筒的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罩(18)以能够在接近并覆盖卷线筒支承部(15)的接近位置与沿卷线筒的轴向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进退的方式被支承于卷线筒支承部(15)。锁定部件(38)能够将罩(18)保持在接近位置。第一连结部(41)与第二连结部(42)以下述方式将罩(18)支承于卷线筒支承部(15):在分离位置,罩(18)能够向从覆盖卷线筒支承部(15)的被覆位置朝向能进行卷线筒支承部(15)的装卸操作的操作位置的第一方向、与其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开放位置摆动。在操作位置,罩(18)覆盖将第一连结部(41)紧固在卷线筒支承部(15)的螺纹件(47),在开放位置露出螺纹件(4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主体装卸卷线筒侧的罩能够开闭的双轴承绕线轮。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绕线轮中,能够容易地将从主体装卸卷线筒侧的罩开放。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绕线轮中,罩开闭构造卡合于卷线筒支承部及第一侧罩部,设定第一侧罩部的开闭状态。在第一侧罩部与罩开闭构造之间配置有施力部件,对第一侧罩部施力而使其能够开放。通过第一侧罩部及罩开闭构造的任一个卡合于第一侧罩部及罩开闭构造的任意另一个,第一侧罩部止转。
专利文献2的双轴承绕线轮中,框架的形状实质上为圆形。卷线筒支承部安装在框架的内部。卷线筒支承部将卷线筒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侧罩能配置在框架的开口部。罩开闭部在框架的内部配置在卷线筒与第一侧罩之间。罩开闭部卡合于卷线筒支承部以及第一侧罩,能够开闭第一侧罩。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053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0539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双轴承绕线轮中,从主体装卸卷线筒侧的罩被支承为能够以从卷线筒中心轴分离的位置为支点而在覆盖卷线筒支承部的装卸单元的关闭位置和能够用手操作装卸单元的操作位置之间摆动。罩支承于卷线筒支承部,能够与卷线筒支承部一起从主体卸下。罩能够从覆盖装卸单元的位置向装卸单元的操作位置的方向摆动,但无法朝向相反方向转动。在罩的操作位置,能够装卸将罩向卷线筒支承部安装的紧固部件,以便能够进行卷线筒支承部的组装分解。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双轴承绕线轮中,在使罩位于操作位置的状态下能看见卷线筒支承部的紧固部件,所以有可能使用者不慎将紧固部件卸下而将罩从卷线筒支承部取下。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进行卷线筒支承部与罩的组装、分解,且在通常的操作位置遮盖安装罩的紧固部件而使其无法卸下。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具备:卷线筒,供钓线卷绕;绕线轮主体,将卷线筒支承为能够旋转,形成有沿卷线筒的旋转轴的方向卷线筒能够通过的开口;卷线筒支承部,能装卸地结合于绕线轮主体的开口侧,且将卷线筒的轴在开口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罩,在开口侧的绕线轮主体的外侧,以能够在接近位置和分离之间进退的方式被支承于卷线筒支承部,所述接近位置与结合于绕线轮主体的卷线筒支承部接近而覆盖并关闭卷线筒支承部,所述分离位置从卷线筒支承部沿卷线筒的轴向分离;锁定部件,在罩位于接近位置的状态下卡合于罩,能够将罩保持于接近位置;以及罩支承部,将罩支承于卷线筒支承部,使得在罩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罩能够绕着从卷线筒支承部的中心分离且与罩的主面相交的支承轴,向从覆盖卷线筒支承部的被覆位置朝向能进行卷线筒支承部的装卸操作的操作位置的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开放位置摆动。在操作位置,罩覆盖将罩支承部向卷线筒支承部进行紧固的紧固部件,在开放位置,露出紧固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