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储能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0646.0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旭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S40/38;H02S20/32;F24S30/45;F24S50/20;H01M50/251;H01M50/244;H01M50/289;H01M10/627;H01M10/637;H01M10/6563;H01M50/502;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电力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储能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自然能源发电单元、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储能装置、负载端、监测管理系统、网络模块和远程服务器终端;自然能源发电单元生产的电能经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分配给储能装置充电以及给负载端用电消耗,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模块与远程服务器终端通讯连接;自然能源发电单元包括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站以及地热能源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包括自动追光光伏板矩阵和光线检测控制装置,自动追光光伏板矩阵通过光线检测控制装置多方位检测太阳光线以调整自身姿态接收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和自控温电池架。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以及保证了电力储能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储能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力储能系统具有以下不足:
一、未能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进行有效整合,导致自然能源未能进行合理有效利用,尤其是现有光伏发电中对太阳光能的转化率较低;
二、不能对储能设备中的蓄电池进行有效散热降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组成蓄电池的电池模块安装和拆卸便捷性较差,一方面降低了蓄电池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给电池维保或更换带来较大麻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储能系统及其方法,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以及保证了电力储能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储能系统,包括自然能源发电单元、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储能装置、负载端、监测管理系统、网络模块和远程服务器终端;所述自然能源发电单元生产的电能经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分配给储能装置充电以及给负载端用电消耗,且储能装置放电经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分配供电于负载端;所述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自然能源发电单元、中枢配电控制系统、储能装置以及负载用电端的各项运行工作数据,且监测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模块与远程服务器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自然能源发电单元包括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站以及地热能源发电站;所述光伏发电站包括自动追光光伏板矩阵和光线检测控制装置,所述自动追光光伏板矩阵通过光线检测控制装置多方位检测太阳光线以调整自身姿态接收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所述地热能源发电站为热水型地热发电;
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和自控温电池架;所述蓄电池置于自控温电池架内,且蓄电池通过自控温电池架进行散热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自控温电池架包括自控温控制器、鼓风装置、电池放置通道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放置通道为水平设置的直通型通道,且其横截面呈矩形;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端与电池放置通道的其中一个通道口连通;所述电池放置通道内设置有电池滑动搁置架,所述蓄电池设置于电池滑动搁置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池放置通道内,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发送端与自控温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自控温控制器的信号发送端与鼓风装置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所述蓄电池由若干电池模块通过接口依次串接构成;所述电池放置通道顶部设置有直线型滑轨、滑板和吸附式固定机构;两条所述直线型滑轨相互平行并沿电池放置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板横跨于两条直线型滑轨上,所述吸附式固定机构通过滑板滑动配合设置于直线型滑轨上;位于两条直线型滑轨之间的所述电池放置通道顶部开设有条形口,所述吸附式固定机构的吸附部穿过条形口伸入电池放置通道内部;所述吸附式固定机构通过吸附部与电池模块固定连接,且吸附式固定机构带动电池模块移动深入电池放置通道内部并使电池模块通过接口依次串接构成完整的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旭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旭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