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1023.5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胜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386;B33Y30/00;B33Y50/00;B29C65/48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鞋 实物 部分组件 制造工艺 打印 扫描 尺寸数据 干燥处理 扫描识别 整体分割 传统的 分组件 扫描仪 鞋带孔 协调性 上色 企业利润 鞋面 鞋舌 增色 预留 测量 电脑 购买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参数,使用3D扫描仪扫描实物球鞋,获取实物球鞋的具体参数;整体分割,在电脑上将扫描识别的实物球鞋进行拆分,拆分为鞋面、鞋底和鞋舌三个部分组件;组件打印,使用3D打印机将各个部分的球鞋拆分组件打印出,其中鞋面上的鞋带孔预留;增色处理,参照实物球鞋的外观,为各个部分组件进行上色,然后干燥处理。本发明中,通过3D扫描技术来扫描实物球鞋的各项尺寸数据,较传统的手办制作尺寸从实体厂家获取难,自身测量精确度低,尺寸把握不够细致,避免导致生产出的球鞋手办协调性差难看,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购买欲望,进而导致企业利润低的情况,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球鞋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手办,原本是人偶、雕像的意思,最开始只是用于铁道模型或者军事模型附属的人物模型,这种说法只是由于部件或板件的说法,随着后续文化的发展,人物模型不断得到扩展,传统的人偶意思使得人们很少原因进行称呼,因此手办的翻译应用而生,现在手办涵盖范围广泛,汽车、建筑物、植物、昆虫、古生物或空想事物的模型等。
随着追星尤其是体育明星人数的增加,手办也向更广的范围扩展,其中就出现了球鞋手办,球鞋手办是以实物球鞋为参照,进行缩小后的模型,是人们对球鞋的一种爱好或追星的衍伸,但现有的球鞋手办刚刚起步,技术不够全面完善,市场上以实物材料手工制作的实物手办和模型一体制作的两种为主,实物手办存在价格高问题,而模型一体制作对实物球鞋的各项数据把握不够精确,导致成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球鞋手办制作技术不够完善,导致对实物球鞋尺寸数据把握不够精确,影响成品手办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球鞋手办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参数,使用3D扫描仪扫描实物球鞋,获取实物球鞋的具体参数;
步骤2:整体分割,在电脑上将扫描识别的实物球鞋进行拆分,拆分为鞋面、鞋底和鞋舌三个部分组件;
步骤3:组件打印,使用3D打印机将各个部分的球鞋拆分组件打印出,其中鞋面上的鞋带孔预留;
步骤4:模具制造,使用蜡模将打印出的球鞋拆分组件制成组件模具;
步骤5:组件制造,利用制成的组件模具制出球鞋的各个部分组件;
步骤6:增色处理,参照实物球鞋的外观,为各个部分组件进行上色,然后干燥处理;
步骤7:细化完成,将上完色的各个部分组件拼装成球鞋整体,并使用实物鞋带穿在鞋面的鞋带孔上,再移印实物球鞋的logo,完成制造。
其中,整体分割拆分出的鞋面、鞋底和鞋舌三个部分组件,每个组件的最宽处为组件的上与下中的一端。
其中,所述模具制造使用蜡模与钢模搭配进行模具制作。
其中,所述步骤6中的增色处理,将各个部分组件拼装成球鞋整体,然后参照实物球鞋外观进行上色。
其中,所述增色处理在球鞋整体上进行的增色处理,采用人工上色。
其中,所述增色处理为各个部分组件分别进行上色,采用机器喷涂上色。
其中,所述拼装使用胶水粘合进行拼装。
其中,所述移印logo使用与实物球鞋相对应的工艺进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胜,未经刘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