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胺类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1205.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倩;刘辉;王英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5/18 | 分类号: | C07D235/18;C07D263/57;C07D277/66;C07D413/14;C07D417/14;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生物 及其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类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光取出材料热稳定性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的胺类衍生物为桥连基团含有芴基或者螺芴基的二胺,并且N上的取代基团至少含有一个苯并恶唑基、苯并噻唑基或者苯并咪唑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有机物层、阴极和光取出层,有机物层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光取出层含有本发明式I的胺类衍生物。本发明的胺类衍生物的玻璃转化温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将其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取出材料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现出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胺类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就是指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由于它在应用上的重要性,电致发光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是令人极感兴趣的一门科学,电致发光曾经被誉为是一种可以产生“冷光”的现象。根据所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不同,人们将利用有机小分子为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简称OLED;而将利用高分子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称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简称PLED。但通常将两者笼统地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简称为OLED。
有机电致发光比起发展较早的无机电致发光而言,具有材料选择范围宽、可实现由蓝光区到红光区的全彩色显示、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费用低,并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普遍认为将是下一代显示器件的主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多采用夹层式的三明治结构,即有机功能层被夹在器件两侧的阳极和阴极之间,通常采用具有较高功函数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作为阳极,具有较低功函数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器件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后,从阳极和阴极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分别沿材料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向对方移动。当两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会形成紧密结合的空穴电子对,即激子。由于激子并不稳定,会向低能级跃迁,回到稳定状态。在跃迁过程中,一部分能量变为热能散失掉,而另一部分则以光能的形式散发出去。
根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有机功能层数的多少,器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和多层四种。根据光传出的路径不同,器件又分为顶发射器件和底发射器件两类。有机电致发光从最初的单层器件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器件结构,发光性能也有了质的飞跃。
底发射器件的光从阳极经过衬底传播到器件外部,顶发射器件的光通过阴极传播到器件外部。无论是底发射器件还是顶发射器件,对于出光侧的电极都要求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和良好的载流子注入特性。底发射器件光从阳极传出,一般选用透过率极佳的ITO作为阳极材料。顶发射器件的光从阴极传出,要求阴极既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其功函数又要满足电子注入特性,目前常用的阴极材料通常是金属复合膜,一般由一种吸收较少的金属,例如Ag等,搭配一种功函数较低的金属,例如Mg、Al等。
顶发射器件的概念从提出至今,无论是理论还是工艺都在飞速发展,顶发射器件以其宽色域、高亮度迅速打入商业市场。顶发射器件由于复合金属阴极的存在,导致器件受到等离子损耗和波导模式的影响,其外部光耦合效率受到较大的损失,通常的改进方法是在阴极的表面沉积一层光取出层来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光取出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多较差,导致器件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如何提高光取出材料的热稳定性来获得寿命更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为了目前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光取出材料热稳定性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胺类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通过使用下述式I所示的胺类衍生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取出材料,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胺类衍生物,所述胺类衍生物由式I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