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1593.4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任露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楠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类 立式车床 分拣系统 加工 汽车配件加工 待加工工件 汽车配件 上件装置 输送装置 分拣 格口 切削加工工序 工件放置 集中放置 加工工件 控制系统 同一区域 效果检测 切削 上料 标签 厂房 检测 运输 汽车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待加工工件,将所需使用立式车床加工的汽车配件统一接收至待分类处;搭建分类分拣系统,所需搭建的分类分拣系统由上件装置、输送装置、分拣格口和控制系统组成;分类待加工工件,以代加工工件所需进行的切削加工工序进行分类;分类上料,将贴过标签的工件放置在搭建好的上件装置上,然后工件通过输送装置运输至分拣格口;检测精度,对切削过后的工件进行加工效果检测,区分成品以及残次片;本发明将多个用于加工汽车配件的立式车床集中放置在同一区域即同一个厂房中,然后利用搭建的分类分拣系统对所需加工的汽车进行加工类型的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加工方法,具体为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属于汽车配件加工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auto parts)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由于立式车床性能较好,所以经常用于汽车配件的切削加工。
由于汽车配件的种类多样,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类型以及型号的立式车床,所以汽车配件在加工时,可能需要多次转运,影响加工效率的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利用立式车床的汽车配件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待加工工件,将所需使用立式车床加工的汽车配件统一接收至待分类处,同时检测待加工工件在上一步工序的加工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标准,则折回重新加工或是直接报废;
(2)立式车床分类,将用于加工汽车配件的立式车床根据作用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后的立式车床放置在不同的加工工位上,根据不同立式车床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以待后续的分类加工;
(3)搭建分类分拣系统,所需搭建的分类分拣系统由上件装置、输送装置、分拣格口和控制系统组成,依次搭建上件装置、输送装置和分拣格口,然后搭建控制系统,将构成控制系统的各个组件连接至上件装置、输送装置、分拣格口和控制系统组成部件,以便于控制;
(4)分类待加工工件,以代加工工件所需进行的切削加工工序进行分类,然后贴上不同的标签,若是需要进行多种切削加工可贴上特种标签,以便重复循环上述步骤;
(5)分类上料,将贴过标签的工件放置在搭建好的上件装置上,然后工件通过输送装置运输至分拣格口,通过分拣格口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分类,分类过后的工件经由输送装置运输至各类立式车床处,进行切削;
(6)检测精度,对切削过后的工件进行加工效果检测,区分成品以及残次片,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以及需要进行不同加工工序的工件由作业人员统一运输至上件装置中,进行再次分选、加工;
(7)包装、入库,将加工完成的工件按照要求进行包装,然后统一入库待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特殊标签内部含有该工件需要不同立式车床加工的工序信息以及尺寸、精度信息,每完成一次加工,特殊标签内部的信息会相应减少,直至完成所有加工工序。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每种标签代表不同种类以及型号的立式车床,同时也含有相关的加工要求以及精度要求。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立式车床分类完毕后,在立式车床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每个立式车的间距,便于后续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楠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楠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