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1626.5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06 | 分类号: | H04L69/06;H04L69/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姬存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接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中的传统-信令字段L-SIG后的第二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为签名符号,所述签名符号包括以下特征:1)第一预设比特位指示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所述第一预设比特位是b0至b2,b0至b2全部置0指示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为11be,b0至b2的其他值指示的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作为预留;所述PPDU中的L-SIG中的长度字段的值对3取余后为0;
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P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PDU中的L-SIG后的第一个OFDM符号为掩码处理后的所述L-SI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名符号还包括以下特征:2)第二预设比特位中的每个比特的值为0或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比特位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1)b0和b1;(2)b2和b3;(3)b9;(4)b14;其中,b0=0,b1=1,b2=0,b3=1,b9=0,b14=0。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名符号还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3)第三预设比特位的循环冗余码CRC,用于校验所述签名符号的部分或全部比特;4)用于结束二进制卷积码BCC编码的尾部比特,所述签名符号采用所述BCC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名符号中的CRC和非常高吞吐率VHT PPDU中的VHT-SIG-A的第二个OFDM符号中的CRC所占用的比特的位置和/或所占用的比特数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签名符号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为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或,所述签名符号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为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调制。
8.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当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所述PPDU中的签名符号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接收端确定所述PPDU为第一PPDU;其中,所述签名符号为所述PPDU中的传统-信令字段L-SIG后的第二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1)所述签名符号中的第一预设比特位指示的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为所述第一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所述第一预设比特位是b0至b2,b0至b2全部置0指示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为11be,b0至b2的其他值指示的所述PPDU对应的标准版本作为预留;确定所述PPDU中的L-SIG中的长度字段的值对3取余后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PDU中的L-SIG后的第一个OFDM符号为掩码处理后的所述L-SIG,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对所述PPDU中的L-SIG后的第一个OFDM符号去掩码后得到的信息与所述L-SIG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以下条件:2)所述签名符号中的第二预设比特位中的每个比特的值与预设值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比特位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1)b0和b1;(2)b2和b3;(3)b9;(4)b14;其中,b0的预设值为0,b1的预设值为1,b2的预设值为0,b3的预设值为1,b9的预设值为0,b14的预设值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6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