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2820.5 | 申请日: | 201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夏策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策联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G06F16/21;G06K17/00;G06K9/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垃圾投放 垃圾回收桶 照明灯 垃圾箱 身份识别单元 电动开合门 人脸识别仪 投放 顶部安装 分类垃圾 居民身份 垃圾分类 拍照单元 监控 触摸屏 读卡器 二维码 正对 照相 服务器 取证 居民 帮助 | ||
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垃圾箱身份识别单元包括读卡器或人脸识别仪或二维码或触摸屏和服务器;投放单元为电动开合门;拍照单元为摄像头和照明灯;垃圾箱顶部安装摄像头和照明灯,下部安装垃圾回收桶,摄像头正对垃圾回收桶。本发明可以对垃圾投放进行居民身份识别和投放物照相取证,为未分类垃圾行为提供处罚依据,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正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将未分类垃圾进行填埋造成了垃圾围城,而将未分类垃圾焚烧更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我国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很低,目前已有的垃圾分类都是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诱导居民参加,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免费发放分类垃圾袋进行二维码识别和刷卡投放,但都存在分类率不高、袋中垃圾很难识别,需要环卫工人二次分拣,不能实现照相取证和分类溯源。在一种垃圾分类的监控方法及系统(专利号201910109448.X)中公开了一种采用抓钩和刀具撕开塑料袋实现垃圾袋和垃圾分离再照相取证的装置,但该装置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推广。上海已经立法强制开展垃圾分类,为此必须像处置交通违法一样,建立一套投放人身份识别和投放物照相取证的技术支撑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简便地实现投放人身份识别和投放物照相取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建立居民身份识别和垃圾分类投放数据库;
B、采用刷卡或人脸识别或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触摸屏输入认证等方式对垃圾投放人身份进行识别;
C、打开垃圾箱的电动开合门;
D、居民将垃圾袋中的垃圾倒入垃圾桶;
E、摄像头对投入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拍照取证并上传至数据库。
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系统,垃圾箱身份识别单元包括读卡器或人脸识别仪或二维码或触摸屏和服务器;投放单元为电动开合门;拍照单元为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垃圾箱顶部安装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照明灯;所述垃圾箱的下部安装垃圾回收桶;所述摄像头正对所述垃圾回收桶。
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服务器。
所述垃圾箱上安装排气扇。
所述垃圾箱内安装香水缓释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类似交通违法摄像,使用本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投放人身份识别和投放物照相取证,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对未分类垃圾行为提供处罚依据,从而逐步实现城市垃圾强制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垃圾投放的监控方法及系统,垃圾箱身份识别单元包括读卡器或人脸识别仪或二维码或触摸屏和服务器;投放单元为电动开合门;拍照单元为摄像头和照明灯;垃圾箱顶部安装摄像头和照明灯,垃圾箱的下部安装垃圾回收桶,摄像头正对垃圾回收桶,摄像头连接服务器。居民先通过扫二维码自助注册或到社区注册将基本信息、人脸识别信息和电话号码等录入身份识别和垃圾分类投放数据库,在投放垃圾时通过刷卡、刷脸、扫二维码或在触摸屏上输入认证码实现身份识别。实现身份识别后垃圾箱的电动开合门打开,居民将垃圾袋中的垃圾倒入垃圾回收桶,垃圾袋则放入另外的废袋篓。垃圾箱的电动开合门关闭,垃圾箱顶部的摄像头对倒入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照相取证并上传至服务器。垃圾箱上安装排气扇,垃圾箱内安装香水缓释装置以抑制垃圾箱内的臭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策联,未经夏策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2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染科临床用便携式隔离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厨房的固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