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验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3268.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涂莉;杨杰;许韦华;庞辉;阳岳希;孔明;马巍巍;孙雯;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G01R19/00;G01R23/16 |
代理公司: | 11271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直流输电 柔性直流换流站 交流系统 谐波电压 叠加 验证 公共接入点 多次谐波 性能结果 预设标准 运行参数 次谐波 检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验证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交流系统接入柔性直流换流站时公共接入点PCC处的运行参数,获得不同工况下交流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多次谐波电压;对同一工况下所述交流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同次谐波电压进行叠加,获得叠加后的谐波电压并提取所有工况下PCC点的最大谐波电压;基于所有工况下PCC点的最大谐波电压和预设标准的关系,验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性能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设计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现有的输变电技术和装备已无法适应洲际电力传输的需要,而柔性直流输电具有功率调节灵活快速、不需无功补偿、输电距离远等特点,在可再生能源并网、直流网络构建、异步电网互联、大型城市供电等场合具有显著优势,且随着未来电压等级和容量的进一步提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在推动洲际间电能高效传输、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大电网互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各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成熟,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拓展应用于全球市场已成为重要趋势。与各国内设置的标准相比,其余国家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谐波含量的标准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因此亟需开展对其余国家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相应的分析计算,来验证本国设计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验证柔性直流系统性能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验证方法,包括:
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交流系统接入柔性直流换流站时公共接入点PCC处的运行参数,获得不同工况下交流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多次谐波电压;
对同一工况下所述交流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同次谐波电压进行叠加,获得叠加后的谐波电压并提取所有工况下PCC点的最大谐波电压;
基于所有工况下PCC点的最大谐波电压和预设标准的关系,验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交流系统接入柔性直流换流站时公共接入点PCC处的运行参数,获得不同工况下交流系统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多次谐波电压,包括:
基于交流系统谐波阻抗、交流系统谐波电压和各柔性直流换流站谐波阻抗,获得不同工况下交流系统在PCC点产生的多次谐波电压;
基于交流系统谐波阻抗、各柔性直流换流站谐波阻抗和柔性直流换流站输出谐波电压,获得不同工况下柔性直流换流站在PCC点产生的多次谐波电压;
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交流系统谐波阻抗和交流系统谐波电压,以及同一工况下的多个柔性直流换流站谐波阻抗和柔性直流换流站输出谐波电压。
优选的,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谐波阻抗,按下式计算:
式中:Z_converter(s):在s域的柔性直流换流站谐波阻抗;Rline:交流线路的等效电阻;Lline:交流线路的等效电感;Lt:变压器短路阻抗所对应的电感值;Kt:变压器Y-Y侧的变比;Larm:每个桥臂的等效电感。
优选的,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输出谐波电压的获取,包括:
在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曲线中选取至少2组工况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计算不同工况下柔性直流换流站输出谐波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