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稠油开采方法和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3311.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夏新跃;杜春辉;彭方军;冯轶;蒋磊;邱振军;赵忠文;睢芬;涂东;周诗杰;张世亮;梁志艳;刘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海荣;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方法 管柱 | ||
1.一种稠油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有杆泵之下的下部油管的内腔中布设加热电缆以对内的液体进行电加热,并在有杆泵之上的上部油管的外侧设置能与所述加热电缆连接的单芯电缆以对所述上部油管内的液体进行补充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热电缆将下部油管内的液体加热到90-120摄氏度,通过所述单芯电缆将所述上部油管内的液体加热到70-90摄氏度。
3.一种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油管,
设置在所述上部油管的下端的有杆泵,
设置在所述有杆泵的下端的下部油管,
设置在所述有杆泵和下部油管之间的衔接装置,
延伸式设置所述上部油管和所述有杆泵与井筒之间的环空内的能与地面电源连接的多个单芯电缆,
延伸式设置在所述下部油管的内腔中的一体化加热电缆组,
其中,所述单芯电缆径向穿过衔接装置后在所述衔接装置的内腔中与所述一体化加热电缆组的加热电缆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油管的接箍处设置扶正器,所述扶正器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锁紧件,并且在所述扶正器内壁上设置周向延伸的用于卡接在所述上部油管的接箍处的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正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间隔式设置以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凹槽间形成止推作用柱。
7.根据权利要求3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装置包括:
筒状的上接头,
设置在所述上接头的下端的套管,
筒状的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接头的内腔中并通过台阶面卡接,而下端能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单芯电缆能穿过所述上接头的壁而延伸到所述套管的内腔,所述一体化加热电缆组能延伸到套管的内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抱箍,在轴向上,所述抱箍能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套管抵接,在周向上,所述抱箍能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套管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的下端设置下接头,并在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设置第三台阶面,在所述一体化加热电缆组上套设能坐在所述第三台阶面上的承力座,所述承力座的外壁上设置轴向延伸的连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稠油开采管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的内腔中设置容器,所述容器具有:
筒状的主体,
密封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端开口处的上端盖,所述单芯电缆穿过所述上端盖向下延伸,
密封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端开口处的下端盖,所述一体化加热电缆组穿过所述下端盖向上延伸且所述加热电缆与所述单芯电缆于所述本体的内腔中对应匹配式连接,
在所述容器的内腔中填充有无机矿物绝缘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3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井过泵电加热保护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