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性能的室内检验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3747.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军;杨圣慧;刘星星;陈炳太;肖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11392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1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植保 上位机模块 检测模块 激光雷达扫描 直线运动距离 直线运动模块 室内 下位机模块 调整横梁 固定装置 激光雷达 检测误差 检验系统 可重复性 模拟作业 升降距离 升降运动 直线传动 直线电机 作业参数 喷雾场 横梁 模组 喷雾 施药 雾场 底座 测试 输出 重复 检验 | ||
1.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性能的室内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机模块、下位机模块、直线运动模块、升降运动模块、直线运动距离检测模块、升降距离检测模块、底座(3)和激光雷达(14);
所述直线运动模块包括直线电机安装平台(1)、直线电机模组(2)、SBR导轨(4)、SBR导轨滑块(27)、直线传动板(5)、带轮安装平台(11)、皮带轮(12)、平行带(13)和直线电机驱动器(31);
所述升降运动模块包括升降电机模组(6)、左升降导轨(7)、横梁(8)、无人机固定装置(9)、右升降导轨(10)、升降导轨固定座(15)和升降电机驱动器(34);
所述直线运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升降运动模块安装于所述直线运动模块上,所述激光雷达(14)安装于直线传动板(5)上;所述下位机模块分别与上位机模块、直线运动模块、升降运动模块、直线运动距离检测模块和升降距离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激光雷达(14)与上位机模块相连接;
所述上位机模块用于显示可视化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并通过下位机模块实现对直线运动模块和升降运动模块的控制,以及存储激光雷达(14)采集的数据;
所述直线运动模块用于实现无人接的直线运动,所述升降运动模块用于实现无人接的升降;所述直线运动距离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左升降导轨(7)的前后位置;所述升降距离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横梁(8)的上下位置;所述激光雷达(14)用于针对某一平面内特定区域的雾场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性能的室内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3)上的左右两边分别安装SBR导轨(4);在所述SBR导轨(4)上安装SBR导轨滑块(27);在所述SBR导轨滑块(27)上固定安装直线传动板(5);
在所述底座(3)的前端固定安装直线电机安装平台(1),在所述底座(3)的后端固定安装带轮安装平台(11);在所述直线电机安装平台(1)上安装直线电机模组(2),在所述带轮安装平台(11)上安装皮带轮(12);所述直线电机模组(2)通过平行带(13)与皮带轮(1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性能的室内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模块还包括平行带压紧座(28),所述平行带(13)通过平行带压紧座(28)固定于直线传动板(5)上;
当直线电机模组(2)运转时,带动平行带(13)前后移动,同时皮带轮(12)转动,直线传动板(5)随着平行带(13)做前后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性能的室内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升降导轨(7)包括电机传动链(16)、上链轮一(18)、上升降传动轴承座(19)、上链轮二(20)、上升降传动轴(21)、升降传动链(22)、下链轮(23)、下升降传动轴承座(24)、下升降传动轴(25)和下轴承固定板(26);
在所述左升降导轨(7)的下端左侧面固定安装升降电机模组(6),在所述左升降导轨(7)的下端右侧面固定安装下轴承固定板(26),在所述下轴承固定板(26)上安装下升降传动轴承座(24),所述下升降传动轴(25)的一端安装至下升降传动轴承座(24)的轴承中,下升降传动轴(2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下链轮(23);
在所述左升降导轨(7)的上端固定安装上升降传动轴承座(19);所述上升降传动轴(21)的中部位于上升降传动轴承座(19)中的轴承中,上升降传动轴(21)的左端固定安装上链轮一(18),上升降传动轴(21)的右端固定安装上链轮二(20);
所述升降电机模组(6)与上链轮一(18)均位于所述左升降导轨(7)的左侧;所述升降电机模组(6)与上链轮一(18)通过电机传动链(16)连接;所述上链轮二(20)与下链轮(23)均位于所述左升降导轨(7)的右侧;所述上链轮二(20)与下链轮(23)通过升降传动链(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7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