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3773.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伟;李颖;孙大文;蒲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B7/04;G06T7/136;G06T7/194;G06T7/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分类 分拣 蔬菜 真空 预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通过计算叶类蔬菜的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并根据乘积对其进行分类分拣,将分拣后的叶类蔬菜分别进行真空预冷处理,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的真空预冷条件为预冷的终压为758~854Pa,同时降压速率≤0.33KPa/s;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预冷处理的条件为预冷的终压为487~567Pa,同时降压速率≤0.33KPa/s。还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装置,实现所述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属于叶类蔬菜采后预冷保鲜领域。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降低了叶类蔬菜的冻害率以及失水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类蔬菜采后预冷保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新鲜采收的蔬菜,由于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呼吸作用强,微生物繁殖活跃,导致蔬菜货架期短,极易腐烂。而真空预冷作为冷链保鲜的首要环节可在产地迅速除去田间热,降低蔬菜品温,有效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水分蒸发,降低营养成分的消耗,减少乙烯释放量;低温环境还可有效抑制各种微生物的大量活动,减少其对蔬菜成份的破坏,以延长贮藏时间。
目前市面上的真空预冷设备的预冷程序都是人为根据预定终点温度或者预定终点压力来确定预冷终点。对于不同品种的叶类蔬菜,其不同的预冷终点会对蔬菜失水率,表面与中心温度的差别等预冷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市面上的真空预冷设备程序单一,而不同品种的叶类蔬菜对应不同的真空预冷操作参数,若要使不同品种的叶类蔬菜有较好的预冷效果,往往需要频繁更改设备的操作参数。频繁的参数更改对真空预冷设备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增加了出错率。
对于现有的蔬菜真空预冷方法,具有许多局限性:
1)同一预冷程序通用于多个叶类蔬菜品种,导致部分叶类蔬菜真空预冷质量下降;
2)某些品种叶菜降温速率不同而产生冷害;
3)不同品种预冷控制参数转换繁琐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此方法可对典型叶类蔬菜根据其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大小进行分类,并根据其分类结果选择不同的真空预冷程序,从而避免某些表面温度下降较快的叶类蔬菜产生冻害,提高叶类蔬菜真空预冷品质。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装置,实现上述的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分类分拣的叶类蔬菜真空预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出叶类蔬菜的非叶脉占比;所述非叶脉占比是指叶类蔬菜的非叶脉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
2)计算出叶类蔬菜的平均水分含量;
3)计算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并根据乘积对叶类蔬菜进行分类分拣;将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分为一类,将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分为另一类;
4)将分拣的两类叶类蔬菜分别送至真空预冷装置进行真空预冷处理;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的预冷处理的条件为预冷的终压为758~854Pa,优选为800Pa,同时降压速率≤0.33KPa/s;非叶脉占比与平均水分含量的乘积<0.6的叶类蔬菜的预冷处理的条件为预冷的终压为487~567Pa,优选500Pa,同时降压速率≤0.33K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