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3930.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鹏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滚动轴承 摩擦 力矩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层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喷气管(1)、气流调节阀(2)、叶片(3)、叶轮(4)、频闪转速仪(5)、双层滚动轴承(6)、微型测力计(7)、丝线(8)、标记片(9)、内圈支撑轴(10)、外圈加载环(11)、环形凹槽A(12)、外圈加载片(13)、外圈支承轴(14)、内圈加载柱(15)、环形凹槽B(16)、内圈加载片(17);
当处于外圈摩擦力矩测试状态时,内圈支撑轴(10)为同轴的阶梯圆柱型,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内圈支撑轴(10)的下部端面置于桌面,为测试装置的基础;双层滚动轴承(6)内圈同轴嵌套固定在内圈支撑轴(10)的上端;外圈加载环(11)为同轴中空的阶梯型圆柱形,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外圈加载环(11)下部直径较大部分形成裙形台阶,裙形台阶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有整周的环形凹槽A(12),环形凹槽A(12)与双层滚动轴承(6)旋转轴心的距离为R;外圈加载环(11)的上部同轴嵌套固定在双层滚动轴承(6)外圈上;外圈加载片(13)为扁平等厚实心圆环,多个外圈加载片(13)同轴重叠固定在加载环的裙形台阶上端面上;叶轮(4)为同轴中空阶梯状扁平圆柱形,在其上端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叶片(3),叶片(3)垂直于叶轮(4)的端面,指向轴线方向;叶轮(4)的中心孔与双层滚动轴承(6)中圈同轴嵌套固定,叶轮(4)与双层滚动轴承(6)中圈一起能够沿轴线自由转动;丝线(8)的一端缠紧密缠绕在外圈加载环(11)的环形凹槽A(12)内,并沿其切向拉出,丝线(8)的另一端与微型测力计(7)连接;喷气管(1)水平固定在支架上,一端开放,另一端连接高压气源;喷气管(1)的开放端中心延长线与叶轮(4)上的叶片(3)相交;喷气管(1)中间固定安装有气流调节阀(2),控制喷气管(1)喷出气体的流量;标记片(9)为一种轻质反光薄片,固定粘贴在叶轮(4)上端面,并可随叶轮(4)一起旋转;频闪转速仪(5)由支架悬空固定在叶轮(4)上方,其敏感窗口中心延长线正对标记片(9);当叶轮(4)旋转时,标记片(9)每旋转一周都能经过敏感窗口正下方一次,同时会触发频闪转速仪(5)给出转速输出;除双层滚动轴承(6)内圈与内圈支撑轴(10)固定外,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和双层滚动轴承(6)的外圈均能够自由同轴转动;
当双层滚动轴承(6)摩擦力矩测试装置处于内圈摩擦力矩测试状态时,外圈支撑轴(14)为同轴的中空阶梯圆柱型,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外圈支撑轴(14)的下部端面置于桌面,为测试装置的基础;双层滚动轴承(6)外圈同轴嵌套固定在外圈支撑轴(14)的上端;内圈加载柱(15)为同轴的阶梯型圆柱形,其下部直径小,上部直径大,内圈加载柱(15)上部直径较大部分形成伞形台阶,伞形台阶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有整周环形凹槽B(16),环形凹槽B(16)与双层滚动轴承(6)旋转轴心的距离为r;内圈加载柱(15)的下部同轴嵌套固定在双层滚动轴承(6)内圈中;内圈加载片(17)为扁平等厚实心圆环,多个内圈加载片(17)同轴重叠固定在内圈加载柱(15)的伞形台阶上端面上;叶轮(4)的中心孔与双层滚动轴承(6)中圈同轴嵌套固定,叶轮(4)与双层滚动轴承(6)中圈一起可沿轴线自由转动;丝线(8)的一端缠紧密缠绕在内圈加载柱(15)的环形凹槽B(16)内,并沿其切向拉出,丝线(8)的另一端与微型测力计(7)连接;喷气管(1)水固定在支架上,一端开放,另一端连接高压气源;喷气管(1)的开放端中心延长线与叶轮(4)上的叶片(3)相交;喷气管(1)中间固定安装有气流调节阀(2),控制喷气管(1)喷出气体的流量;标记片(9)固定粘贴在叶轮(4)上端面,并可随叶轮(4)一起旋转;频闪转速仪(5)由支架悬空固定在叶轮(4)上方,其敏感窗口中心延长线正对标记片(9);当叶轮(4)旋转时,标记片(9)每旋转一周都能经过敏感窗口正下方一次,同时会触发频闪转速仪(5)给出转速输出;除双层滚动轴承(6)外圈与外圈支撑轴(14)固定外,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和双层滚动轴承(6)的内圈均可自由同轴转动。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行双层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第1步、将待测双层滚动轴承(6)的内圈同轴嵌套固定到内圈支撑轴(10)上,内圈支撑轴(10)垂直置于工作台上;
第2步、将叶轮(4)同轴固定到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
第3步、将外圈加载环(11)同轴嵌套固定到双层滚动轴承(6)的外圈,在外圈加载环(11)上同轴叠放外圈加载片(13),使得双层滚动轴承(6)受到的轴向预紧力为F;
第4步、用丝线(8)一端缠绕在外圈加载环(11)的环形凹槽A(12)中并沿其沿切向拉出,丝线(8)另一端与微型测力计(7)连接;丝线(8)与外圈加载环(11)的切点和轴承旋转中心距离为R,手动旋转双层滚动轴承(6)外圈,使丝线(8)处于自然绷紧状态;
第5步、调整喷气管(1)的方向和高度,使其正好能够对准叶轮(4)上的叶片(3),并且使叶轮(4)旋转的方向与丝线(8)拉紧的方向相同;
第6步、逐渐开启喷气管(1)上的气流调节阀(2),喷气管(1)喷出压缩气体,叶轮(4)在压缩气体推动下加速旋转,不断调整气流调节阀(2)的开启大小,直至叶轮(4)旁边的频闪转速仪(5)显示叶轮(4)转速为n;
第7步、当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被叶轮(4)带动旋转时,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外圈旋转,双层滚动轴承(6)的外圈带动丝线(8)拉扯微型测力计(7)并输出拉力P;
第8步、计算,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与外圈在转速为n、预紧力为F时,摩擦力矩M1=PR;
第9步、将双层滚动轴承(6)从工装上拆卸;
第10步、将待测双层滚动轴承(6)的外圈同轴嵌套固定到外圈支撑轴(14)上,外圈支撑轴(14)垂直置于工作台上;
第11步、将叶轮(4)同轴固定到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
第12步、将内圈加载柱(15)同轴嵌套固定到双层滚动轴承(6)的内圈,在内圈加载柱(15)上同轴叠放内圈加载片(17),使得双层滚动轴承(6)的轴向预紧力为F;
第13步、用丝线(8)一端缠绕在内圈加载柱(15)的环形凹槽B(16)中并沿其沿切向拉出,丝线(8)另一端与微型测力计(7)连接;丝线(8)与内圈加载柱(15)的切点和轴承旋转中心距离为r,手动旋转双层滚动轴承(6)内圈,使丝线(8)处于自然绷紧状态;
第14步、调整喷气管(1)的方向和高度,使其正好能够对准叶轮(4)上的叶片(3),并且使叶轮(4)旋转的方向与丝线(8)拉紧的方向相同;
第15步、逐渐开启喷气管(1)上的气流调节阀(2),喷气管(1)喷出压缩气体,叶轮(4)在压缩气体推动下加速旋转,不断调整气流调节阀(2)的开启大小,直至叶轮(4)旁边的频闪转速仪(5)显示叶轮(40)转速为n;
第16步、当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被叶轮(4)带动旋转时,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和内圈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内圈旋转,双层滚动轴承(6)的内圈带动丝线(8)拉扯微型测力计(7)并输出拉力p;
第17步、计算,双层滚动轴承(6)的中圈与内圈在转速为n、预紧力为F时,摩擦力矩M2=pr;
第18步、将双层滚动轴承(6)从工装上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3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究无损检测残余应力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钢丝绳拉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