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部的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4210.9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勇;王帅飞;王国军;岳前进;乔可可;孙星宇;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80/00 | 分类号: | F03D80/0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装置 海上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 粘滞阻尼器 螺栓 风机塔筒 隔振支座 塔筒上部 塔筒 结构疲劳损伤 振动控制技术 上连接钢板 下连接钢板 风力发电 隔振作用 小幅度 摆动 耗能 球铰 人孔 吸振 下塔 机头 | ||
一种用于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部的减振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机振动控制技术领域。该减振装置安装在风机塔筒上部,包括上连接钢板、螺栓a、球铰、粘滞阻尼器、柔性隔振支座、螺栓b、风力发电机上塔筒、人孔、下连接钢板和风力发电机下塔筒。在风机塔筒振动时,柔性隔振支座及粘滞阻尼器能起到隔振作用,同时可以塔筒轴线为中心360度小幅度摆动,起到耗能吸振作用,从而起到保护上部机头设备及降低结构疲劳损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部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风能发电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不少风能资源丰富的海域处于寒区,对寒区海域风电场而言,风、浪、流、海冰都会引起海上风机结构的振动,特别是海冰与结构相互作用时,冰力周期接近结构自振周期时会引起结构共振响应,产生动力放大现象,加快结构疲劳失效及造成设备故障问题。如何更好地控制风机结构的振动,降低塔筒结构及连接构件的疲劳失效,保护机头设备是本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实施方便,能够很好的降低塔筒结构的疲劳失效,保护机头设备的用于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部的减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部的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1安装在上下风机塔筒之间,距离风力发电机上塔筒8顶端12米处;所述减振装置1包括上连接钢板2、螺栓a3、球铰4、粘滞阻尼器5、柔性隔振支座6、螺栓b7、风力发电机上塔筒8、人孔9、下连接钢板10和风力发电机下塔筒11。所述下连接钢板10通过螺栓a3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下塔筒11上侧;所述柔性隔振支座6为圆柱型结构,上下两端面设置有法兰盘,柔性隔振支座6的下法兰盘通过螺栓b7安装在下连接钢板10上表面中心处,柔性隔振支座6的上法兰盘通过螺栓b7安装在上连接钢板2下表面中心处;所述包括上连接钢板2和下连接钢板10之间安装有六个粘滞阻尼器5,六个粘滞阻尼器5绕塔筒轴线间隔60度均匀分布;每个粘滞阻尼器5通过两个球铰4与上下连接钢板相连;所述上连接钢板2通过螺栓a3与风力发电机上塔筒8下侧相连。
所述的柔性隔振支座6及粘滞阻尼器5的水平刚度应为原结构刚度的1-1.5倍,采用强行解耦的方法计算结构第一振型阻尼比,根据原结构刚度、阻尼系数及确定的隔振层刚度计算得到隔振层相应的阻尼系数,以达到耗能吸振,同时保持一定水平刚度的目的。
所述的上连接钢板2和下连接钢板10均开有人孔9,以方便后期人员通过进行维护。
在风机塔筒振动时,柔性隔振支座6及粘滞阻尼器5能起到隔振作用,同时可以塔筒轴线为中心360度小幅度摆动,起到耗能吸振作用,从而起到保护上部机头设备及降低结构疲劳损伤的作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在受到环境荷载作用发生振动时,减振装置能够减少上部机头设备的振动,起到保护上部机头设备的作用,降低设备故障率。
(2)上部机头设备由于风荷载或者自身处于工作状态而产生的振动,通过减振装置,能够减缓下部风机塔筒及基础结构的振动,降低结构的疲劳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减振装置安装于风力发电机上部塔筒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减振装置与塔筒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中减振装置详图;
图4为减振装置剖面图A-A;
图中:1为减振装置;2为上连接钢板;3为螺栓a;4为球铰;5为粘滞阻尼器;6为柔性隔振支座;7为螺栓b;8风力发电机上塔筒;9为人孔;10下连接钢板;11风力发电机下塔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