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4259.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9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洪昊;谢冬柏;多树旺;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喻莎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稳定 助燃剂 燃烧 环境 装置 | ||
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其使用液体燃料作为能源模拟助燃剂燃烧;其首先利用加热装置(1)加热液体燃料使其气化挥发,通过保温集气罐(2)存储气态燃料,通过二次加热装置(3)得到稳定燃烧的火焰。本发明技术效果优良,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刑事技术与材料科学,特别提供了一种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纵火是刑事犯罪分子常用的一种作案手段,也是发生火灾的原因之一。纵火案件大多隐匿在普通火灾之中,只有通过勘查火灾现场和调查起火原因才能确定火场性质。但纵火案件的现场复杂,不仅受到火势的破坏,在灭火时也会受到水的冲泡,进入火场人员的破坏,提取的样品与纯品相差很大。而且火场大部分助燃剂易挥发,特别是轻质矿物油在火场残留很少,给火场可燃液体残留物中助燃剂的检验与认定带来了困难。
对于火场物证的鉴定,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从火场残留物中检测是否存在未燃烧或过火程度较轻的易燃液体。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分析手段进行分析。但是,该鉴定方法的使用前提是火灾扑救及时、火场燃烧不严重,而且要求所提取的样品要非常纯净,不能受到污染,否则不容易检测出火场中残存的易燃液体成分。然而火灾现场常常会受到氧化、燃烧、水泡及灭火人员的破坏,所提取的样品往往会受到污染。并且火场中大部分助燃剂易挥发,特别是轻质矿物油,在火场高温的环境中,很难找到。通过对火场可燃液体残留物的检测来判断火场中是否存在助燃剂的传统方法,在检验与鉴定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
发明人研究团队发现,作为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般不可燃,但在火灾环境中,金属材料与周围环境燃烧气氛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助燃剂燃烧环境来氧化不同的金属材料,以期确定不同种类助燃剂的氧化气氛和金属氧化之后的表面氧化形态之间的关系,目前,用来模拟助燃剂燃烧环境的设备只有气化炉最接近,但是目前的气化炉存在燃烧温度不稳定的问题,无法提供长时间稳定的氧化条件。因此为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以便在申请号为****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所代表的相关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其使用液体燃料作为能源模拟助
燃剂燃烧;其特征在于:其首先利用加热装置1即电加热线圈加热液体燃料使其气化挥发,通过保温集气罐2存储一定量的气态燃料,达到一定的气压后通过球形燃烧室3和稳压阀使燃料喷出量保持稳定,然后点燃,得到稳定燃烧的火焰。
本发明所述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中,加热装置1中的核心设备优选为电加热线圈11。
所述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还满足下述要求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模拟稳定助燃剂燃烧环境装置之二中还设置有液体燃料供应源4,其布置在加热装置1上游;其具体为燃料存储箱;其通过连接管路连通着加热装置1;
加热装置1中还设置有测温元件A 12、液面传感器13、控制器14;其中:电加热线圈11布置在连通液体燃料供应源4的一次加热管路15外部;测温元件A 12、液面传感器13均布置在一次加热管路15内部;液面传感器13布置在一次加热管路15出口处的管路处;
在一次加热管路15下游连通保温集气罐2的管路中还设置有止回阀B61、泵21;其中:泵21布置在止回阀B61的上游;
在一次加热管路15上游连通液体燃料供应源4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止回阀C62;止回阀C62的上游还设置有总阀开关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未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