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荧光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4403.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赵迪;郑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20 | 分类号: | G01K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孙建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荧光 灵敏度 温度 传感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荧光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采用910~920nm的激光作为泵浦光源,对掺杂有Yb3+和Er3+的光学温度传感材料进行激发,采集在不同温度下的所述光学温度传感材料在940-1800nm波段的光致发光光谱,所述光致发光光谱中的两个荧光峰谱带分别位于950~1100nm和1450-1650nm之间;并对所述光致发光光谱中的两个荧光峰谱带进行积分,建立两个所述荧光峰谱带的荧光强度比随温度变化的标准曲线;以及将所述光学温度传感材料置于待测环境中,采集在940-1800nm波段的光致发光光谱,并进行计算,得出待测温度值;所采集到的光致发光光谱中,两个荧光峰源于非热耦合能级的辐射跃迁,且完全不重叠,采用的是斯托克斯荧光转换,其荧光效率高,量子产率大,有利于提高高温温度区间的测量的精度与灵敏度;
步骤一、按照摩尔比例称量药品,比例为:50Na2CO3-200WO3-49.5Y2O3-5Yb2O3-0.5Er2O3,将原材料用研磨棒充分研磨30min,利用压片机将混合物压成片状材料,再放入高温炉内,1000℃条件下保持6小时后,程序结束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最后用锡纸包住NaY(WO4)2:Yb3+/Er3+样片;
对制备所得的NaY(WO4)2:Yb3+/Er3+样品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步骤二、将NaY(WO4)2:Yb3+/Er3+样品置于可控加热台上,选择中心波长为915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调整光路,使得激发光源,样品中心与光谱仪的入光口在一个水平面上;控制温度以50℃为间隔变化,记录不同温度下的一系列的荧光光谱;以1016nm为中心的波段峰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弱,而以1537nm为中心的波段峰值则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强;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的两个波段分别进行积分,之后两者的比值即为FIR可记为公式1,
式1;
式1中,I1537和I1016分别表示中心波长位于1537nm和1016nm处的荧光强度,A为常数,T为绝对温度,B为两能级之间能量差;
1016nm和1537nm荧光峰强度比FIR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利用Origin软件将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公式2:
式2;
步骤四、将NaY(WO4)2:Yb3+/Er3+样品置于待测温度下,利用915nm激光作为泵浦光,采集950nm至1800nm波段的光谱,计算相应荧光强度比数值,代入到步骤三所得到式2中,求得待测环境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温度传感材料包括NaY(WO4)2:Yb3+/Er3+、KY(WO4)2:Yb3+/Er3+、CaWO4:Yb3+/Er3+、 CaMoO4:Yb3+/Er3+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温度传感材料为NaY(WO4)2:Yb3+/Er3+,其中稀土离子的摩尔比为Y3+:Yb3+:Er3+=89: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44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