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石注浆钢管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007.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聂庆科;王国辉;陈军红;李友东;刘双辰;陈佳锡;王庆军;张良;刘帅;檀康;聂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术娜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石 钢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碎石注浆钢管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碎石注浆钢管桩可在一般建筑施工场地采用,也可在空间受限的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时采用,同时通过在钢管内外侧设置碎石注浆固结体,形成对钢管的保护,能够有效的防止钢管锈蚀;通过设置一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保证所述碎石注浆钢管桩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进行两次注浆,第二次注入的水泥浆可通过渗透、劈裂作用进入桩端和桩周土体,使桩周一定厚度内的土体参与桩体受力,提高了碎石注浆钢管桩的承载力,其竖向承载力较相同直径钻孔灌注桩提高了20~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碎石注浆钢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当天然地基的沉降量过大或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往往采用桩基础,按照桩身材料分为混凝土桩、钢桩和木桩;对于钢桩来说,钢管桩由于其刚性好、承载力高、不易损坏、桩长易于调节、排土量小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
但目前的钢管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施工过程占用的空间较大,且由于钢管桩与土层直接接触容易造成锈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碎石注浆钢管桩(GGP)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碎石注浆钢管桩可在一般建筑施工场地采用,也可在空间受限的即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时采用,同时还避免了钢管的锈蚀,提供了较大的承载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碎石注浆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注浆管1、桩顶二次注浆管2、桩端二次注浆管3、钢管4、钢管外碎石注浆固结体5、钢管内碎石注浆固结体6、桩周土体7、定位环8、管端注浆装置9和内外连通孔10。
优选的,所述钢管4的壁厚≥6mm;
所述钢管4由分节钢管组成;所述分节钢管的长度为3~6m;
所述分节钢管的管壁设置有内外连通孔10。
优选的,所述内外连通孔10的直径为8mm;
相邻所述内外连通孔10之间在垂直于所述钢管4的径向方向的最大垂直距离为200mm;
所述内外连通孔10在所述钢管4的同一垂直高度上的圆周方向的个数≥4个。
优选的,相邻所述定位环8之间在垂直于所述钢管4的径向方向的最大垂直距离为3000mm;
所述定位环8在所述钢管4的同一垂直高度上的圆周方向的个数为3个。
优选的,所述一次注浆管1的个数为2;所述桩顶二次注浆管2的个数为1;所述桩端二次注浆管3的个数为2;
所述一次注浆管1、所述桩顶二次注浆管2或所述桩端二次注浆管3设置于所述钢管4的内壁;
所述一次注浆管1、所述桩顶二次注浆管2和所述桩端二次注浆管3在同一垂直高度的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一次注浆管1伸出所述钢管4的底部的长度≥100mm;所述桩端二次注浆管3伸出所述钢管4的底部的长度≥200mm,所述桩顶二次注浆管2的底端位于所述钢管4顶部以下2m处;
所述一次注浆管1伸出所述钢管4的底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桩端二次注浆管3伸出所述钢管4的底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钢管外碎石注浆固结体5或所述钢管内碎石注浆固结体6中的碎石的粒径为5~20mm;
所述钢管外碎石注浆固结体5或所述钢管内碎石注浆固结体6的制备原料独立地为碎石注浆固结体;
所述碎石注浆固结体包括碎石和水泥浆;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6~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