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极、电池、电池组、电动交通工具及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5068.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苑;蒋世用;李影;王文华;钟宽;吉纯;李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26;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剑峰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基 导电剂 活性材料层 电池电极 活性材料 电池 极耳 电池组 电动交通工具 覆盖 电器 底被 贴靠 伸出 贯穿 | ||
1.一种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基底,所述导电基底上覆盖有活性材料层;
极耳,所述极耳从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和
导电剂层,所述导电剂层设于导电基底与活性材料层之间,所述导电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所述活性材料区是指所述导电基底被活性材料层覆盖的区域;
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和所述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且所述导电剂层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极包括多个分布在导电基底不同位置的、彼此间隔的导电剂层,所述多个导电剂层分别贴靠所述极耳,分别贯穿所述活性材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剂层分别贴靠所述极耳的不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的边缘伸出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有间隔,至少一个导电剂层与第一极耳贴靠,至少一个导电剂层与第二极耳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剂层为多个条形导电剂层,且所述多个条形导电剂层呈栅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层为条形导电剂层,所述条形导电剂层的材质中含有二维导电材料,所述二维导电材料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导电剂层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层为条形导电剂层,所述条形导电剂的端部与所述极耳相贴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导电基底为箔状;
·所述电池电极为箔状;
·所述导电剂层覆盖所述活性材料区1~99%的面积;
·所述导电基底的全部区域被活性材料层覆盖;
·所述导电剂层含有多巴胺;
·所述极耳为全极耳;
·极耳未被活性材料层覆盖;
·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是指导电剂层贴靠极耳与活性材料区的交界线;
·活性材料层层贴靠所述极耳是指活性材料层贴靠极耳与活性材料区的交界线;
·所述导电基底是长方形基底,所述长方形基底具有两条长边,所述导电剂层从一条长边上一点延伸到另一条长边上一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极还包括阻燃剂层,且设于活性材料层与导电基底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阻燃剂层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
·所述阻燃剂层的形状为条形;
·部分阻燃剂层与导电剂层重叠,在重叠的区域,阻燃剂层位于导电剂层和活性材料层之间;
·所述阻燃剂层中含有多巴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层的形状为平滑曲线条形或折线条形。
1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导电基底的边缘设置从所述边缘伸出的极耳;
2)在待覆盖活性材料区的部分区域覆盖导电剂层,使所述导电剂层贴靠所述极耳,且贯穿所述带覆盖活性材料区,所述待覆盖活性材料区是指将要被活性材料层覆盖的区域;
3)在待覆盖活性材料区覆盖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贴靠所述极耳。
1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和3)之间还包括烘干导电剂层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50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