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6261.5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波;金海明;王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帝东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9/00;A61K47/32;A61K47/36;A61K31/7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地址: | 117004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针 硫酸化 聚糖 目标药物 针体 可吸收 贴片 聚乙烯吡咯烷酮 硫酸软骨素 透明质酸钠 常规治疗 硫酸化糖 医用材料 胺聚糖 基底层 氨糖 聚硫 注射 痛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属于一种医用材料,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基底层和含有硫酸化聚糖的可溶性微针针体所组成,所述目标药物负载在所述可溶性微针针体中,目标药物可以是木聚硫钠或多硫酸化糖胺聚糖,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或氨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避免常规治疗时硫酸化聚糖注射使用带来的痛苦,方便患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关节炎常见的疗法如药物治疗,传统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给药、透皮贴给药等。口服给药简单方便,但是药物吸收受肠胃功能影响,某些药物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作用;皮下注射和透皮贴给药都属于透皮给药方式,前者突破了角质层的障碍,能准确有效的给药,不过其最大的一个缺点是会对人体产生疼痛、细菌感染、组织损伤等,后者的优点是方便、无痛,但是由于其只是敷在皮肤上进行给药,因此药物输送受限于角质层,药物吸收效果比较差。
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式,其集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和透皮贴给药的优点于一体,不仅无痛微创,而且药物吸收效率高。此外,微针给药时患者可自行给药,方便安全。因此,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从开始出现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加工微针的材料主要选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是聚合物等材料,由于聚合物材料易加工、加工周期短、成本低,并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点,聚合物材料微针已成为透皮给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使患者用药时避免了生理疼痛,安全简便。
本发明的微针贴片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基底层和含有硫酸化聚糖的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所述目标药物负载在所述的可溶性微针针体中。
可优选地,所述目标药物为木聚硫钠,所述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为透明质酸钠。
可优选地,所述目标药物有多硫酸化糖胺聚糖。
可优选地,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还可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或氨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可吸收微针贴片方式给药,避免了采用针头注射导致的痛苦及各种问题,微针尖端直径小于60微米,尺寸小使得对作用部位产生的创伤也非常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治疗关节炎的给药方式对患者而言是无痛的,并且也不需医护人员辅助,使用起来简单便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由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基底层和含有硫酸化聚糖的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所述目标药物负载在可溶性微针针体中,所述目标药物为木聚硫钠,所述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为透明质酸钠。
实施例2: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由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基底层和含有硫酸化聚糖的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所述目标药物负载在可溶性微针针体中,所述目标药物为多硫酸化糖胺聚糖,所述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实施例3:一种硫酸化聚糖可吸收微针贴片由由不含目标药物的基底层和含有硫酸化聚糖的可溶性微针针体组成,所述目标药物负载在可溶性微针针体中,所述目标药物为木聚硫钠和多硫酸化糖胺聚糖,所述可溶性微针针体材料为透明质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或氨糖的几种。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帝东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帝东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6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