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轮盘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7813.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0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学;杨新明;赵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羊淑梅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轮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轮盘修复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对待修复链轮盘进行修复时,可在待修复链轮盘的筒体内壁上同轴点焊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位于环形槽的两侧,再焊接第一修复环、第二修复环、筒体与封板,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焊接到筒体上之后,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的内径相较筒体小,可应用在待修复链轮盘需要使用的环境。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之间的坡口会被焊满,位于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之间的筒体内壁上原有的环形槽会被焊满,最后再在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之间的焊缝上加工出与筒体同轴的修复环形槽,保证了待修复链轮盘的内径及环形槽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轮盘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存在一种链轮盘,该链轮盘包括筒体与封板,所述封板同轴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一端,筒体的内壁上同轴开有环形槽。这种链轮盘通常都是整体锻造,因此当出现加工错误,得到的链轮盘的筒体的内径远大于筒体的理想内径时,重新制作会影响链轮盘的的交货周期,需要对链轮盘进行修复以及时交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轮盘修复方法,可对加工出现错误的链轮盘进行良好修复。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轮盘修复方法,所述链轮盘修复方法包括:
提供待修复链轮盘、第一修复环与第二修复环,所述待修复链轮盘包括筒体与封板,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同轴开有环形槽,所述封板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一端;
将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同轴点焊在所述筒体上,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两侧,所述第二修复环位于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封板之间;
焊接所述第一修复环、所述第二修复环、所述筒体与所述封板,焊满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之间的坡口;
在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之间的焊缝上加工出与所述筒体同轴的修复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链轮盘修复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同轴点焊在所述筒体上之前,在所述环形槽上加工出对称坡口。
可选地,所述链轮盘修复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修复环的一端的端面加工为锥面,所述第一修复环的锥面的直径在所述第一修复环的一端到所述第一修复环的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将所述第二修复环的两端的端面均加工为锥面,所述第二修复环的一端的锥面在所述第二修复环的一端到所述第二修复环的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修复环的另一端的锥面在所述第二修复环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二修复环的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同轴点焊在所述筒体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修复环点焊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修复环位于所述环形槽的一侧,所述第一修复环设有锥面的一端朝向所述环形槽,所述第一修复环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的端面齐平;
将所述第二修复环点焊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修复环的一端朝向所述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修复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4mm。
可选地,所述第一修复环设有锥面的母线与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对称坡口的坡口角度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焊接所述第一修复环、所述第二修复环、所述筒体与所述封板,焊满所述第一修复环与所述第二修复环之间的坡口,包括:
焊接所述第二修复环、所述筒体与所述封板之间的坡口;
焊接所述第一修复环、所述第二修复环与所述筒体之间的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7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