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8017.2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宝;李存禄;侯维华;翁洪周;申世豹;王龙江;张现刚;郑中明;赵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6;B28C7/16;E21D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274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仓 硐室 联络巷 采区 大巷 骨料 连通 混凝土制作 材料运输 搅拌装置 皮带运输 灰管 皮带运输装置 混凝土配比 可调整位置 材料配比 采区煤仓 工作效率 连续配置 物料堆积 系统建造 建造 上端 侧壁 上料 下端 混凝土 矿井 重复 制作 配合 | ||
1.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煤仓、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所述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骨料硐室和采区联络巷连通;所述采区联络巷连通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在煤仓的上方;所述皮带运输大巷连通煤仓的顶部;所述骨料硐室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所述采区联络巷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所述搅拌硐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溜灰管,所述溜灰管上端配合搅拌装置安装并水平360°转动,溜灰管转动下端移动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灰管的上端设置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包括料斗、四个液压伸缩缸、变角板和变径软管,所述料斗安装在底座上方,料斗下端通过变径软管和溜灰管相连,溜灰管上套设有变角板,伸缩液压缸连接变角板和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缸沿变角板的2条垂直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溜灰管穿过变角板上的通孔,溜灰管和变角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摩擦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的出料口和料斗相配合,所述皮带运输装置通过转载装置将皮带输送物料送至搅拌装置;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大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转载板;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低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上料转载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灰管的直径为800mm~2400mm,溜灰管各个分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溜灰管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槽配合贴紧仓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区联络巷的倾角小于20°,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皮带上方设置罩设有防尘网,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机头处设置有转载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轨道和矿车,矿车为侧卸式矿车;所述材料配比装置为混凝土自动配比装置。
8.一种采区内煤仓建造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一:在皮带运输大巷的合适位置开设搅拌硐室,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保证两个硐室之间的连线倾角小于20°;
步骤二:掘进采区联络巷连通搅拌硐室和骨料硐室;并在搅拌硐室下方开挖煤仓,煤仓内砌碹;
步骤三:骨料硐室内搅拌配比混凝土材料,通过皮带运输装置将混凝土材料输送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内搅拌制作混凝土;
步骤四:调整溜灰管的长度,角度调节器调整溜灰管的端部贴紧煤仓的仓壁,将混凝土送至煤仓的仓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灰管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调整液压伸缩缸改变溜灰管倾斜的角度,溜灰管端部沿仓壁圆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未经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0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运行及运输的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框架
- 下一篇:煤矿灭火灌浆用注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