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8037.X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蒋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亮健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9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风扇 调节 装置 | ||
一种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它包括齿轮箱壳体、蜗杆——蜗轮——蜗轮轴——主动齿轮组成的减速机构,行星轮系变长曲柄构成的变角机械装置、由棘爪座、棘爪、复位弹簧、控制棘轮构成的离合控制装置和磁吸制动装置,其特点是在主动齿轮与棘爪座之间同心置有一个齿顶圆较小的棘轮,棘轮与主动齿轮以一体化方式生产成型,棘爪通过复位弹簧扣压在棘轮上组成一组离合装置,从而组成一组既符合传统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参数要求,又能符合离合装置体积紧凑兼容于传统电风扇电机头壳体内的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风扇摇头摆角装置,尤其是一种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基于以行星轮系的运动来改变曲柄长度从而实现电风扇的摆角调节的控制技术(如专利号200510037286.1的发明技术),是利用磁吸制动装置的吸合或脱开,通过控制棘轮穿孔长边控制棘爪脱离或扣压主动齿轮,操纵主动齿轮——棘爪离合装置的分离和结合,使行星轮与太阳轮产生相对角位移,改变曲柄长度,从而达到控制风扇摆角变化的目的,然而,由于主动齿轮是蜗杆——蜗轮——蜗轮轴——主动齿轮组成的减速机构中主要的减速比传动构件,受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参数制约,当其要兼作离合装置的棘轮功能使用时,往往会产生不兼容传统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冲突与位置体积空间增容问题,难以在传统电风扇电机头壳体内作减速比兼容布置,增加了兼容安装难度和生产成本,这是需要改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符合传统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参数要求,又能符合离合装置体积紧凑兼容于传统电风扇电机头壳体内的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
本发明包括齿轮箱壳体、一组由蜗杆——蜗轮——蜗轮轴——主动齿轮组成的减速机构,一套由行星轮系变长曲柄构成的变角机械装置、一套由棘爪座、棘爪、复位弹簧、控制棘轮构成的离合控制装置和磁吸制动装置,在主动齿轮与棘爪座之间同心置有棘轮,棘轮的齿顶圆尺寸小于主动齿轮齿顶圆尺寸,棘轮与主动齿轮以一体化方式生产成型,棘爪座装有棘爪通过复位弹簧扣压在棘轮上组成一组离合装置。
由于棘轮直径比原主动齿轮齿顶圆小得多,导致相关的棘爪座和控制棘轮的外围尺寸也比原尺寸缩小,并且缩小比例不受原主动齿轮减速比参数局限,互不干涉,从而组成一组既符合传统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参数要求,又能符合离合装置体积紧凑兼容于传统电风扇电机头壳体内的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总体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示图;
图3为图1中棘轮与主动齿轮以一体化方式生产成型的部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包括齿轮箱壳体9、一组由蜗杆11——蜗轮12——蜗轮轴13——主动齿轮7组成的减速机构,一套由行星轮10系变长曲柄构成的变角机械装置、一套由棘爪座4、棘爪6、复位弹簧3、控制棘轮2构成的离合控制装置和磁吸制动装置1,在主动齿轮7与棘爪座4之间同心置有棘轮5,棘轮5的齿顶圆尺寸小于主动齿轮7齿顶圆尺寸,棘轮5与主动齿轮7以一体化方式生产成型,棘爪座4装有棘爪6通过复位弹簧3扣压在棘轮5上组成一组离合装置,从而组成一组既符合传统电风扇摇头减速比参数要求,又能符合离合装置体积紧凑兼容于传统电风扇电机头壳体内的电风扇摆角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亮健,未经蒋亮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红外负离子乳液
- 下一篇:介质体导航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