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灶具引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8759.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俞瑜;郑军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48;F24C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引射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引射器,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喷嘴和引射管,引射管组件还包括引风机构,引风机构设置于引射管内,引风机构包括:固定外环,固定外环设置于引射管的内壁表面,并能够以引射管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叶片,叶片固定于固定外环,叶片在与喷嘴喷出的燃气的交汇处为镂空,以形成供燃气通过的燃气通道。该灶具引射器通过在引射管内设置叶片,利用叶片的旋转产生负压,以提高空气的吸入量,进而提高引射管引射空气的能力,实现更充分的预混和防止回流。其中,由于该叶片上具有避让喷嘴喷出燃气的燃气通道,可避免叶片阻挡燃气的正常流动,使引射管在利用燃气引射空气的同时,利用该引风机构提高空气的吸入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灶具引射器。
背景技术
灶具引射器是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通过燃气流动引射周围环境中的空气。灶具引射器通常包括喷嘴和引射管,其中,引射管沿气体流动方向根据横截面的变化可分为收缩段、水平段和扩张段,而喷嘴设置在收缩段的上游位置,其出口对准收缩段的入口,以将燃气喷入引射管中。
其中,燃气在喷入引射管后,引射管利用燃气的流动对引射管入口四周的空气引射能力是评价引射管性能的主要指标,为提高引射管对空气的引射能力,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方案:在灶具引射器的外部设置额外的鼓风机,以向引射管的入口处鼓风,利用外部设备增加引射管外部的空气压力,以使更多的空气进入引射管内。然而,鼓风机的运转是需要消耗电力的,普通燃气灶具一般不需要插电,把它加入灶具系统会使结构变复杂。且鼓风量不好控制,会增加技术开发难度及开发成本。另外,在燃烧器工作时,底盘空间狭小,温度高,再设置鼓风机等主动加压设备,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引射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引射器,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喷嘴和引射管,所述引射管组件还包括引风机构,所述引风机构设置于所述引射管内,所述引风机构包括:
固定外环,所述固定外环设置于所述引射管的内壁表面,并能够以所述引射管的轴线为中心旋转;
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所述固定外环,所述叶片在与所述喷嘴喷出的燃气的交汇处为镂空,以形成供所述燃气通过的燃气通道。
该灶具引射器通过在引射管内设置叶片,利用叶片的旋转产生负压,以提高空气的吸入量,进而提高引射管引射空气的能力,并使引射的空气形成一股旋流,实现更充分的预混和防止回流。其中,由于该叶片上具有避让喷嘴喷出燃气的燃气通道,可在提高引射空气能力的同时,避免叶片阻挡燃气的正常流动,使引射管在利用燃气引射空气的同时,利用该引风机构提高空气的吸入量。
较佳地,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引射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燃气通道位于所述叶片的中间位置,以对应于喷嘴的喷口设置方向,当叶片在旋转时,其镂空的燃气通道也一直保持位于引射管的中间位置,以供喷嘴喷出的燃气快速通过,避免对燃气的流速产生阻碍。
较佳地,所述引风机构还包括固定内环,所述固定内环与所述固定外环同心设置,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固定内环和所述固定外环之间,并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内环与所述固定外环,所述固定内环围成所述燃气通道。
通过在叶片的内侧设置固定内环,使多片叶片远离固定外环的一侧也能够相互连接,保证叶片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固定内环限定出燃气通道的空间,以免叶片对燃气的正常流动产生阻碍。
较佳地,所述固定内环的表面具有引风孔,所述引风孔贯穿所述固定内环,所述引风孔连通所述燃气通道和所述叶片的所在区域。
当燃气高速流过燃气通道时,会经由引风孔进入叶片所在的区域,通过高速流动的燃气的引入,以利用燃气的流动驱动叶片旋转,使引风机构能够更好地将空气吸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