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与煤混合制备的复合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9021.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光;陈德颖;李欢;董仁杰;赵楠;余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10L5/02;C10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玉米秸秆 复合煤 散煤 复合颗粒结构 得到混合物 挤压成型 燃料燃烧 燃烧效率 混合物 含水率 抗碎性 吸水性 质量比 干重 火力 排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与煤混合制备的复合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煤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经粉碎后的散煤与玉米秸秆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的质量含水率后,进行挤压成型即得到所述复合煤颗粒;所述散煤的质量与所述玉米秸秆的干重的质量比为1:3~10。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复合煤颗粒有效利用了玉米秸秆,并在保证复合颗粒结构强度前提下,提高颗粒的抗碎性,提高颗粒的抗吸水性,提高燃料燃烧的火力强度和燃烧效率,且降低了CO、NO、PM2.5的排放,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与煤混合制备的复合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清洁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具有CO2零排放的优点。生物质的平均含硫量仅有3.8‰,含氮量也很低。生物质能因具有减轻全球变暖及作为燃料的双重功能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具有相当于50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资源量,其中以农作物秸秆的应用最为成熟,每年资源量约合3.6亿吨标准煤,除1/6作为轻工业的原料,其余5/6可作为能源来使用。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主要为:效率低、运输、储存费用高、受季节影响、受区域限制比较大、扶持措施相对缺乏、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昂贵。除此之外,生物质的热值只有1.64×107J/kg,而无烟煤可以达到3.4×107J/kg,低热值的特点限制了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生物质燃烧速度快,燃烧过程中需要添加更多的燃料,使燃烧操作繁杂,所以目前用生物质燃料完全取代煤并不符合实际。
在煤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粉,煤粉需要经济合理的利用渠道。而将玉米秸秆与煤粉混合制备复合颗粒可为沼渣资源化处理、煤粉的利用、减煤打开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与煤混合制备的复合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有效利用玉米秸秆,并在保证复合颗粒结构强度前提下,提高颗粒的抗碎性,提高颗粒的抗吸水性,提高燃料的燃烧的火力强度和燃烧效率,且降低了CO、NO、PM2.5的排放。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粉碎后的散煤与玉米秸秆混合得到混合物;调节所述混合物的质量含水率后,进行挤压成型即得到所述复合煤颗粒。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散煤的质量与所述玉米秸秆的干重的质量比为1:3~10,如1:4~9、1:4或1:9。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散煤粉碎为粒径为0~3mm的颗粒,但不为零;
所述玉米秸秆粉碎后的纤维长度小于8mm;
所述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
可采用国藩农业机械厂生产的粉碎机进行粉碎。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可在自然状态下放置一段时间,使所述玉米秸秆的质量含水率为5%以下。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散煤可为无烟煤,如陕西神木县的无烟煤,粉碎之前的粒径小于4cm。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调节所述混合物的质量含水率为10%~15%,如12%。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加入水调节所述混合物的质量含水率后,混合均匀,标准是直到混合物没有明显色差。
可采用广州平民机械设备生产的35型生物质颗粒机进行挤压成型。
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复合煤颗粒有效利用了玉米秸秆,并在保证复合颗粒结构强度前提下,提高颗粒的抗碎性,提高颗粒的抗吸水性,提高燃料燃烧的火力强度和燃烧效率,且降低了CO、NO、PM2.5的排放,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