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式木制品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9136.X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梁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厨派五金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B27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陈引 |
地址: | 51054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发生装置 木材 组装设备 木制品 气压式 填补件 组装 上端固定 预留开口 安装座 工作台 推板 配件 不规则区域 动力输出端 木制品加工 填补 配件组装 气压装置 受力均匀 组装效率 滑轨 气压 开凿 偏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式木制品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属于木制品加工领域,一种气压式木制品组装设备,包括带有滑轨的工作台,工作台上侧设有一对木材配件,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安装座,安装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气压发生装置,且主气压发生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上开凿有预留开口,预留开口处匹配有自填补件,自填补件包括自填补板和L型安装板,且L型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辅气压发生装置,本方案在需要组装的木材配件四周设置气压装置,利用气压将木材配件组装到一起,并利用自填补件自动填补木材不规则区域,使得木材受力均匀,不易偏离,实现稳定组装,且组装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制品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压式木制品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家具一般是由若干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接合方式组装而成的,现代木质家具常用的组装方法有榫接合,钉接合,连接件接合和粘接接合等多种,粘接技术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密封防腐性能好,耐疲劳强度高等优点,在木材组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外,实木家具的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榫卯接合,指接,薄木模贴,拼板等工艺均离不开胶合技术,胶粘剂在实木家具的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健全,木质家具胶粘剂中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先研发了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API),它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填料为主剂和多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交联剂所构成。API的突出优点是可常温固化,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优异,同时价格合理,广泛应用于集成板材用胶(占产量的45%)。
上述产品虽然在集成材和板材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性能,但在家具的组装生产过程中,由于组装部位多为木材纤维的非平行性胶合,有些甚至呈现垂直胶合,特别是一些异形部件的组装,只能采取有角度的施压,某方向施压或无施压的施工条件进行粘接。较低的压力作用不利于胶粘剂渗入木材表面的细胞腔,界面结合处的接触面积较小,可形成的“销钉式”机械结合作用较少;较低的压力作用也不利于乳胶颗粒之间扩散和融合,在木材和木材表面之间不易形成充分的形成连续的薄膜来实现粘接;此外也不利于胶层中因异氰酸酯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排除,造成胶膜中的气泡缺陷。这对于API胶粘剂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即低压力下连接部位的结合强度能够达到更胜于组装部件本身的强度。
相比较于上述木材之间采用胶合的组装连接方式,木材之间使用过盈配合的组装方式具有环保、省材、快速、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木材组装最终还是趋向于过盈配合的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组装,导致效率低下,压力控制不当时,将难以保证组装后的产品不合格,如压力过大会极坏产品,压力过小则组装不牢固,虽然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各种自动化设备辅助木材的组装,但是其组装过程中的压力难以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接触面不规则的木材,木材受力不均,组装时木材之间连接处容易偏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式木制品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它在需要组装的木材配件四周设置气压装置,利用气压将木材配件组装到一起,并利用自填补件自动填补木材不规则区域,使得木材受力均匀,不易偏离,实现稳定组装,且组装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厨派五金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厨派五金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