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降解氨氮的养料嗜冷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9946.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波;孙欣;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科尼利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11/02;B09C1/10;C02F101/16;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养料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株降解氨氮的微生物菌株,所述菌株为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所述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5。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菌株以及包含上述菌株的复合微生物在降解氨氮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以降解氨氮的微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经济水平的进步,人们对肉、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满足肉制品输出的同时,大量家畜粪便也随之产生,这些粪便在未得到合理处理的情况下,会在陆地上堆积,或随生活垃圾一同进入海洋,其释放的恶臭气体对陆地和海洋的环境均产生了极大污染。
来自全国环保管理平台的数据显示,全国恶臭/异味投诉的比例逐年升高,恶臭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恶臭化合物种类较多,超过168种,而H2S与NH3作为恶臭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已经成为主要的防治对象。
微生物除臭技术依靠其低廉,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当今迅速发展的一项环境治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治理环境,不仅可以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稳定物质,还可以满足对营养物质的合理分析。另外,除臭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脱臭材料,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较长时间维持较好的除臭效果,提高对环境的可持续治理。
海洋氨氮硝化菌凭借其高耐盐性,不仅可以实现对陆地上恶臭气体的降解利用,更是治理海洋恶臭污染的首选。从海洋中筛选出高效,稳定的氨氮硝化菌株是满足陆地和海洋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氨氮含量为检测指标,对来自海洋的196种菌株进行了氨氮降解能力的评估,提供了一种能够降解氨氮的微生物菌株。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降解氨氮的微生物菌株,所述菌株为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或者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Z-XWW77。
其中,所述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5。
所述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Z-XWW 7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6。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5的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可以以“菌株G”代替;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516的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Z-XWW 77可以以“菌株77”代替。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氨氮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株包括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cibarius)Z-XWW G以及其他的氨氮降解微生物;优选的,所述其他的氨氮降解微生物选自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 zhangzhouensis)Z-XWW 77。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株包括漳州芽孢杆菌(Bacilluszhangzhouensis)Z-XWW 77以及其他的氨氮降解微生物;优选的,所述其他的氨氮降解微生物选自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Z-XWW G。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氨氮的材料,所述材料包含上述微生物菌株。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材料可以为粉剂或液体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科尼利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科尼利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9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鱼假交替单胞菌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株降解氨氮的漳州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