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181.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费晓雅;蒯仂;罗月;宋建坤;陈洁;缪晓;迮侃;赵克勤;李欣;李福伦;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20/13 | 分类号: | G16H20/13;G16H70/40;G16H1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疗效稳定性 疾病治疗 治疗 治愈率 疗效判定标准 阶段性治疗 稳定性分析 整体稳定性 方法支持 疾病疗效 决策支持 疾病 二阶 构建 应用 分析 观察 记录 表现 | ||
1.一种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
所述的步骤S1,选择疾病及不同治疗方案,确定疗效判定标准,观察记录阶段性治疗效果;
所述的步骤S2,计算各个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
所述的步骤S3,构建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三元联系数;
所述的步骤S4,根据每一个治疗方案的三元联系数μ=a+bi+cj,计算其所对应的计算三元联系数的各阶偏正联系数和各阶偏负联系数以及二阶全偏联系数;
所述的步骤S5,根据全偏联系数大小,对疾病疗效进行稳定性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设S2中得到的治愈率为a,显效率为b,好转率为c,将一个方案中不同疗效层次用联系数μ=a+bi+cj表示,计算每个治疗方案的三元联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步骤S4,三元联系数μ=a+bi+cj的一阶偏正联系数其中一阶偏负联系数其中其二阶偏联系数为:由此得到各治疗方案的全偏联系数(偏正联系数与偏负联系数的代数和)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的值越大说明疗效趋势越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1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