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离子分离设备及其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600.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邢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上禾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罐 反应罐 铝离子 分离设备 排水管 搅拌机构 内部设置 排渣管 输送管 阀门 顶端连接 顶端设置 过滤效果 过滤效率 曝气机构 废水管 进液管 试剂管 底端 左端 去除 废水 | ||
1.铝离子分离设备,包括反应罐(1)和沉淀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顶端设置有废水管(2),所述反应罐(1)右端设置有试剂管(3),所述反应罐(1)通过输送管(4)与沉淀罐(7)相连接,所述输送管(4)上安装有第一阀门(5),所述反应罐(1)上安装有pH计(6),所述反应罐(1)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和曝气机构,所述沉淀罐(7)左端设置有排水管(8),所述沉淀罐(7)底端设置有排渣管(10),所述排水管(8)和排渣管(10)上均安装有第二阀门(9),所述沉淀罐(7)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沉淀罐(7)顶端连接有进液管(11),所述进液管(11)远离沉淀罐(7)的一端连接有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所述进液管(11)上安装有流量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顶端设置有絮凝剂管道(14),所述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中安装有第三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安装在反应罐(1)顶端,所述第一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8),所述反应罐(1)内部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搅拌杆(15),所述第一搅拌杆(15)的顶端延伸至反应罐(1)上方,并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8)与从动齿轮(16)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15)为中空结构,所述反应罐(1)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位于第一搅拌杆(15)内部,所述固定杆(19)外周固定套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20)顶端啮合连接有若干对称分布的第二锥齿轮(21),所述第二锥齿轮(2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远离第二锥齿轮(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搅拌杆(15)外部,所述连接杆(22)与第一搅拌杆(15)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2)外周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搅拌片(23),所述第一搅拌片(23)表面开设有多组消泡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环形管(25),所述环形管(25)固定在反应罐(1)内部,所述环形管(25)上连接有进气管(26),所述进气管(26)远离环形管(25)的一端延伸至反应罐(1)外部,并与外界压缩空气源相连接,所述环形管(25)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曝气孔(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电机(28)安装在沉淀罐(7)顶端,所述沉淀罐(7)内部顶端转动安装有第二搅拌杆(29),所述沉淀罐(7)内部固定安装有均流板(31),所述第二搅拌杆(29)的底端延伸至均流板(31)下方,所述第二搅拌杆(29)位于均流板(31)下方部分的外周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片(3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离子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机构包括第三电机(32),所述第三电机(32)安装在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顶端,所述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三搅拌杆(33),所述第三搅拌杆(33)的顶端贯穿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的顶壁与第三电机(3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搅拌杆(33)外周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搅拌片(34)。
8.一种铝离子分离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废水通入反应罐(1)中,向反应罐(1)中添加适量的pH调节剂,调节整体的pH值;
b、在反应罐(1)中的废水pH值达到合适范围之后,向反应罐(1)中添加碱液,促使铝离子沉降成为悬浮颗粒物;
c、打开第一阀门(5),利用水泵等动力件将反应罐(1)中污水泵入沉淀罐(7)中,并根据污水量通入适量的絮凝剂,絮凝剂先在絮凝剂预处理机构(12)中均匀搅拌,随后再在流量泵(13)作用下通入沉淀罐(7);
d、污水与絮凝剂反应足够时间之后,打开第二阀门(9),上清液从排水管(8)排出,污泥从排渣管(10)排出,上清液进一步经由连续膜过滤系统过滤后排放,排出的污泥经压滤机压滤后,进行回收或填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上禾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上禾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6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